何为心电图检查?

标签:
保健心电图检查临床应用健康 |
分类: 健康贴士 |
(引自:NHLBI,常规心电图检查示意图)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KG)是一项历史悠久、简便易行、无创伤性的,可以记录心脏电活动的检查,它在心血管病诊治和重症监护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以下是关于心电图检查的若干要点:
1、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哪些问题?
1)心脏跳动的频率或快慢?
2)心脏跳动的节律是否规整?
3)电兴奋通过心脏各部分的时间与顺序。
4)心脏的结构(如瓣膜、心壁)是否有异常?
2、心电图检查有何意义?
1)体质评估 入职体检或征兵体检借助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被检查者心脏是否健康。
2)疾病诊断 心电图检查有助于诊断心肌缺血(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心包积液、心力衰竭、心瓣膜病,及其某些先天性心脏病、血清电解质紊乱(血液中的钾、钠、钙或镁的浓度)等。
3)疗效评价 如通过观察治疗前后心肌缺血是否得到改善可以评估改善心肌供血药物的疗效。
4)监测毒性 如给服用洋地黄的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可以发现患者的服药剂量是否超量或中毒?
3、谁需要接受心电图检查?
1)常规体检(如健康检查或入职体检者)或即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2)可凝的心脏病患者,如胸闷、胸痛、心悸或脉搏异常者。
3)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安碘酮、硝酸甘油等)治疗者。
4)已经被植入心脏起搏器者。
4、接受心电图检查前是否进行某些特殊的准备?接受心电图检查前通常无需进行特殊的准备,但应于适量休息(5~10分钟)后接受心电图检查,并避免饱餐后立即接受心电图检查,及其被检查者应该告知医生目前是否正在服用某种药物(注:某些药物可以影响心电图检查的结果)?
5、心电图检查的方法与设备 心电图检查需要借助一台类似于笔记本电脑大小的心电图机来完成,患者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会被在胸前、四肢等部位安放若干个探测电极,在安放电极前医生常常会对局部皮肤进行清洁处理,并借助类似于“不干胶”的药水将电极牢牢固定于皮肤上。整个检查过程大约持续十分钟。
6、常用心电图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1)常规心电图,指在休息条件下接受心电图检查。
2)负荷心电图,指在通过运动或药物增加心脏负荷后再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提高心电图检出疾病(如缺血)的能力。
3)长时间记录的心电图,如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图。长程记录的心电图因延长了记录的时间故更容易发现偶尔出现的心电图异常,并且因为它可以在近似日常生活条件下记录被检查者的心电图,故获得的检测结果更具代表性。
7、接受心电图检查有危险吗?没有,尽管在检查的过程中,医生会在被检查者身体多处安放电极,但这并不会导致触电或电击。通常在完成检查后,唯一的不适可能是在电极安放处会有皮肤发红、发痒等,但大多会很快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