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重要的口腔保健措施
(2010-06-20 20:27:20)
标签:
口腔保洁牙齿预防保健健康 |
分类: 健康贴士 |
健康教育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是提高公众的口腔保健知识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提高对口腔癌警告标志的认识,以便加以警觉,及早发现异常。常见的口腔癌预警征兆如下:
1、口腔的溃疡、持续2周以上尚未愈合。
2、口腔黏膜有白色、红色或发暗的斑。
3、口腔与颈部有不正常的肿胀和淋巴结肿大。
4、口腔反复出血,出血原因不明。
5、面部、口腔、咽部和颈部有不明原因的麻木与疼痛。
健康检查
定期的口腔保健检查,可以了解受检查者口腔卫生状况和口腔常见病的流行情况,以达到“有病早治,无病预防”的目的。例如,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口腔癌的前提或基础,接受早期治疗的口腔癌患者大多都有较长的存活期和较好的生命质量。若肿瘤直径在2cm,且无转移,早期治疗可显著增加5年生存率,如果肿瘤直径在2cm或以下,5年生存率可提高2倍;肿瘤直径在1cm或以下,可提高其生存率3倍。由此可见,故“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对降低口腔癌的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口腔检查对年龄较大(40岁以上)、长期吸烟(特别是吸烟数量较多者,每天二十支或更多)和/饮酒者更具意义。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除可请专科医师完成外,亦可自我完成,具体方法是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患者面对镜子,可依次完成下列部位的检查。
1、观察头颈部的对称性和皮肤颜色有无变化,并用双手食指触摸面部。
2、若面部存在皮肤颜色变化、触痛或有肿块,疣痣增大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检查。
3、从耳后向锁骨方向逐一触摸双侧颈部,注意有无触痛与肿块。
4、翻开下唇,观察唇红部与唇内侧黏膜有无色泽改变和溃疡,再用食指与拇指由内向外,从左向右触摸下唇,随后按同样的方法检查上唇,注意是否有肿块和/或创伤。
5、用食指拉开颊部,观察牙龈,并用食指与拇指夹住颊部触摸。
6、伸出舌,观察舌的颜色与质地,用消毒纱布包住舌尖部,然后把舌拉向左或右,观察舌的边缘部位。用食指与拇指触摸舌体,注意是否有异常肿块。检查口底需用舌舔上颌部,以观察颜色和形态的变化,然后用食指触摸口底。
7、检查腭部有时需要用牙刷柄压住舌,头略后仰,观察软腭与硬腭的颜色与形态。
纠正不良的行为方式
不良的行为方式,亦为影响口腔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不良的行为方式主要影响牙的正常排列和颌骨的正常发育,以及丧失生理性刺激。生理状态是舌向外推,唇与颊向内收,三者形成均势,牙与颌骨只有在这种均势条件下才能够正常发育。如某种不良的行为方式破坏了三者之间的这种均势,牙颌系统的发育就会出现某些异常。通常,下列不良的行为方式危害较大,故必须及早发现、并予以纠正。
1、喂奶不当 如长期经一侧喂奶,可造成婴儿颌骨发育不均衡。
2、单侧咀嚼 长期只用一侧牙咀嚼食物,由于两侧的生理刺激不均衡,可造成非咀嚼侧脸部肌肉或组织衰退,甚至发育不良。另外,因为非咀嚼侧缺乏自洁作用,易堆积牙石和导致牙周疾病发生。
3、用口呼吸 长期用口呼吸会造成上牙弓狭窄,上腭高拱,上前牙前突,唇肌松弛,上、下唇不能闭合,形成开唇露齿,导致口腔黏膜干燥和牙龈增生等。
4、吮唇、咬舌、咬颊 常吮下唇可形成前牙深覆颌,吮上唇可形成反颌,咬舌可形成开颌,咬颊可影响后牙牙位及上、下颌的颌间距离,所有这些都可导致错颌畸形。
5、咬笔杆、咬筷子、吮指这些不良行为,可使上前牙向唇侧移位,下前牙移向舌侧,造成牙位不正,也是常见的错颌畸形的病因之一。
6、其他 如长期一侧性睡眠、硬物作枕,小孩睡前吃糖果、饼干等都可影响口腔健康,应及早纠正。
消除瘾患
1、牙面的窝沟、点隙,为龋齿的好发部位,应及时涂布窝沟封闭剂,预防龋病发生。
2、额外牙(又称多生牙)、阻生牙及错位牙等,可造成口腔错颌畸形及其他病变,应根据情况予以拔除或纠正。
3、乳牙过早缺失所遗留的空隙,应及时作空隙维持器,保持其近、远中距离,以免引起邻牙移位及相对牙过度伸长,造成恒牙错位萌出或阻生。
4、缺失牙后应及时修复,口内残根、残冠应及时拔除,以免形成慢性不良的刺激。
合理营养
1、重视牙颌系统生长发育期的营养 特别是在胎儿期、婴幼儿期、少儿期要重视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氟)的补充。
2、宜多吃一些表面较粗糙和有一定硬度的食品,以增加口腔自洁作用和对牙龈的按摩作用,进而强化咀嚼所产生的生理性刺激作用,以增强牙周组织的抗病能力。
3、宜控制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两者都是龋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底物,多吃对防龋不利。教育儿童在两餐之间应少吃或不吃糖果、糕点,特别在睡前应禁吃糖食。
改善环境
(原载:jkbangbang.com)
前一篇:何为龈上洁治术?
后一篇:何为智齿及其智齿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