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评课
(2012-04-16 14:33:06)
标签:
宋体三角形的特性探究进行锐角三角形杂谈 |
《三角形的特性》评课
《三角形的特性》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数学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我建构的过程。本节课中,教师能够精心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在活动中产生深刻的体验,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这节课知识点多,包括三角形的概念底和高的概念、各部分名称,还有三角形的重要特性: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课题看,特性无疑是重点。而底和高的概念、及高的作法是难点。势必会耽误大量时间。教者如何在一堂课中完成教学任务?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听了刘老师的这节课收获很多,思路清晰,有创新,能够重组教材,突出重难点。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刘老师的课进行评课。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为他们创设一个发展的空间。在本节课中教师组织了一系列探究、学习活动,力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的过程。如在教学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时,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自己试着动手画三角形的高,然后通过学生介绍,教师小结。介绍如何画出三角形的高。特别是教者拿出的这几个例子,一个是画锐角三角形的高,一个是直角三角形如何画高,还有三角形共有几条高,都是通过学生自己得出来的。这个环节教师处理的较好,如果能够让画错的那个孩子自己改正过来就更好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开放性,为学生的自主探索留下了较大的空间与时间,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所呈现出来的数学课堂是动态生成的。而教师能够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生成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使学生的新知的探究始终建立在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建构和自然生成之中,而这一切生成的精彩均来自于教师的精心预设。
(三)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恰到好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