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神道碑铭

(2012-03-13 16:35:41)
标签:

张正常

五岳

天师

龙虎山

天师府

文化

分类: 大道论微

编者按:《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中载有四十二代天师张正常墓志铭,但似不全。后经广州中山大学刘昭瑞教授协助,在《四库全书》中搜集并抄出全文,该碑铭系明代著名文人金华宋濂所撰。特将此碑铭及张正常天师夫人包氏元君碑铭(此碑原物保存在天师府)同时刊出以飨读者。本文发表于龙虎山道教2012年第1期,总33期。搜集整理:天师府脱渊道人。

 

四十二代天师正一嗣教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

张公神道碑铭  有序

 

洪武丁巳冬十有二月五日四十二代天师张公薨于龙虎山之私第,年甫四十又三。礼部尚书张筹即为奏闻皇上。嗟悼者良久,且曰:朕欲命其遍祠五岳,今方一至嵩山,何期大数止于斯耶?遂亲制文一通,遣前浙江行省参知政事安庆为弔[1]祭使。仍令其冢子[2]宇初袭掌教法。戊午春二月十六日,宇初奉公冠剑权厝[3]南山先墓之次。至十有二月某日,卜宅兆于某而瘞[4]之,宇初恐遗德未能大白于世,与群弟辑为成书,使张致和即金华山中,请铭神道之碑。濓幸辱与公游,义不可辞。公讳正常字仲纪,姓张氏,信之贵溪人,汉留文成侯四十六代孙也。重纪至元[5]乙亥夏六月十三日,其父太玄真人坐而假寐,忽见神人飞空而至曰:余自华盖山来游君家,愿见容也。觉而公生,紫云覆庭,红光照室,人以为祥徵。年七岁,双目爛爛如岩下电[6],容止异群童。后三岁太玄出游五岳名山,指相传雌雄剑及玉刻阳平治都功印曰:龙星再集于亥,吾儿当持此大振玄风。太玄渡淮化去,而公之仲父嗣德继主其教。仲父薨,众论咸属于公,公力让仲父之子正言。正言薨,公始嗣其职,实至正巳亥之岁,太玄之悬记至是始验。公升广筵,开演道家玄旨,四海学徒闻者耸然领解。时天下大乱,经籙秘而不传者十年,公乃启黄书赤界紫素丹刻之文,授其徒胡合真,整比[7]以行,奉贽来受者,川赴云蒸[8]。剑失其一,流落鄱阳季氏家,夜生光怪,公访而合之。辛丑上统大将亲取江南,公知天运有归,游遣使者上牋[9]述臣顺之意。乙巳,公朝京师。上一见,悦曰:瞳枢电转,法貌昂然,真汉天师苗裔也。下诏褒美之,锡燕者,再有金缯之赐。丙午复入觐,京城士庶,人求灵符者,日以千百计,侍史不能给,闭关拒之,乃相率毁关而入。公叩齿集神,濡豪篆巨符投朝天宫井中,人争汲之,须臾水皆竭,见土弗止,饮者疾疗。上嘉之,令作亭井上,号曰太乙泉。及还山,复诏中贵人赐以织文金衣,仍下中书给驿券畀[10]之,以便朝觐。洪武戊申,上登大宝位建号改元,公入贺锡燕于便殿。即日降制书授以正一教主,嗣汉四十二代天师护国阐祖通诚崇道弘德大真人之号,仍俾领道教事,给以银印,视二品。设其僚佐曰赞教,曰掌书,久之陛辞而归。上御谨身殿,从容谓曰:卿乃祖天师有功于国,所以家世与孔子并传以迄于今,卿今体之以清静无为,辅予至治,则于汝嘉。赐白金十二镒[11],新其府第。巳酉春,上召公入朝,踰月[12]顾问者四,锡燕者一。三月十有三日,上将通诚于天帝,致斋三日,御衮冕[13]服,亲署御名于章,勅太常设乐,手授于公,俾祝而焚之。礼成,燕公于文楼,群弟子飨于别馆,复有金缯之赐。庚戌夏,上录公之功,特勅吏部改赠公父三十九代天师太玄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嗣成为正一教主太玄弘化明成崇道大真人,改封公母明慧慈顺仙姑胡氏,胡氏恭顺慈惠淑静玄君,玄君时年八十,朝野以为荣。是年秋,上复召见问以鬼神情状,更给银印。壬子秋,复颁制诰以宠之。冬十又二月,复召入觐。癸丑春,将还上命,留弟子以司祕祝之事。丙辰上欲遣使召公,公忽先期而至。上喜曰:卿之来,何与朕意相符邪?明年之秋,朕将遣使祠海岳诸神,卿当妙拣清修之士,与其偕来。丁巳夏,公率群弟子汪弘仁等入觐,锡燕午门之城楼。上举爵谓公曰:卿宜罄此一觞。勅内侍出御制历代天师赞示公曰:他日当书以赐卿,翼日[14]诏公从太师李韩公善长祠嵩山,分遣重臣与公弟子代祠群望[15]。自公而下赐衣各二袭、楮币[16]。有差既还,锡燕如初。公自返故里,志趣颇异,常一日置酒与昆弟酣饮,慨叹曰:五岳名山,先子[17]欲游而不可得。嵩山中峰乃吾祖得太清丹经之所,今籍天子威灵,幸一至焉。咽曦景于层宵,邈浮埃于浩劫[18],吾志将有在矣。君子疑其言,未几示以微疾,端坐榻上,属弟子方从义曰:吾无以报国家宠恩,尔等宜左右我子孙以赞宁谧之化,命取剑印授其子曰:我家千五百年之传在是,汝其勉之,死生数也,吾之不死者,其光赫熹[19],四爥环瀛[20],先天地不知其始,后天下不知其终也,举手作一圆象,默然而化。是夕大崖崩,声闻数十里云。公警敏,灵籙秘文之属,皆不习而通,岁屡旱,禹步召风雷,精神达于冥漻,甘霖即降。或有为魑魅所凭者,授之以片符,辄潜影不见。公悯兵戈疫疬之余,沴气不消,举行玄坛旧典,修坛墠建阴阳鼎而鍊度之,其徵验尤夥然。其天性夷旷洁而不缁,如超万物之外,故以冲虚子自号。最爱佳山水仙踪灵迹所在,必穷幽极深,动至累日忘返,当适意时,欲乘白鹤与群仙翱翔紫清之上。其于人间事,未尝因此少辍,其奉玄君备极孝养暨殁葬,咸集尽礼。度兵祸相仍,倾赀募人为兵,以捍御乡井,人赖以安。公之玄裔备见世家兹不载。其曾大父讳宗演,三十六代天师演道灵应冲和玄静真君,妣周氏某玄君。其大父讳与材,三十八代天师太素凝神广道明德大真人金紫光禄大夫,追封留国公,妣易氏妙明慧应常静玄君。其考则太玄真人与胡氏也。公字观宇娶盱江包氏,宋宏斋先生恢[21]之五世孙。子男子四人,长宇初,即今天师。颖悟有文学,人称为列仙之儒。近者,入朝上召见奉天殿,反覆諦视之,笑曰:绝类乃父。宠赉有加焉。次宇清,次海鹏,次胜祐。子女子二人,一归鄱阳王岳,一在室。惟公生乎神明之胄,简素端凝,用道为体,而膠轕[22]游氛无自入于念虑,澄静之久,天光自发。所以受知圣君,入朝京师,天宠便蕃,声闻四达。至于死生之际,又能不动声色,超然坐脱如行者之返故庐,非真有道者,岂易致哉。是宜铭。铭曰:

天开日明,真人上升,周流九霄,驾輗作軿;

卿云英英,刚飚泠泠,绛节翠旙,恍其来迎;

载稽玄裔,岁踰千龄,五綵交絢,玉笈金经;

矧有剑印,奔星走霆,非人莫授,恐干鬼刑;

华盖神君,于焉降精,圆目青瞳,闪如电熒;

入朝帝京,照耀殿庭,进退有仪,金衣霞頳;

帝曰俞哉,尔方外臣,辅朕鸿化,凝真集神;

巍巍嵩山,岳之中尊,尔往代祠,执礼如存;

庶集灵和,以绥兆民,皇用褒锡,玺书金缯;

君臣遇合,玄德之徵,胡为弗留,飞神窈冥;

崩崖墜雷,百里震惊,圆光有赫,四烛环瀛;

在天为清,在地为宁,在人为贞,是谓三灵;

此乃道枢,中黄之扃,公能守一,精聚气凝;

不死维神,所说维形,白鹤来归,辽东露零;

洞视万古,后天弗倾。




[1] 弔:即吊也,祭奠亡者及慰问遭遇不幸的人之意。

[2] 冢子:即古代宗法制中的嫡长子。

[3] 厝:停柩之意。

[4] 瘞:音yì,掩埋、埋葬之意。

[5] 重纪至元:元世祖﹑元顺帝均用“至元”作年号,后人叙述元顺帝至元时事,则加"重纪",以资区别。

[6] 双目爛爛如岩下电:比喻人目光炯炯有神。

[7] 整比:即整理排比。

[8] 川赴云蒸:川赴即众川赴海之意,云蒸即云气升腾及盛多之意,联系上下文即形容前来受经籙的人很多。

[9] 牋:同笺,即书信、书札之意。

[10] 畀:音,即给予之意。

[11] 镒:古代重量单位,合二十两(一说二十四两)。

[12] 踰月:踰通逾,超过之意,踰月即一个多月。

[13] 衮冕:衮音gǔn ,衮冕即古代君王祭祀时所穿的礼服。

[14] 翼日:翼通翌,翼日即次日。

[15] 群望:受祭于天子、诸侯的山川星辰。望,谓不能亲到,望而遥祭。

[16] 楮币:同楮券,古代发行的纸币,即银票。

[17] 先子:即亡父之意。

[18] 曦景,即阳光,浮埃,是附着在物体表面的尘土。

[19] 赫熹:指列日。

[20] 四爥环瀛:爥同烛,洞悉之意;环瀛则泛指宇宙、世界。

[21] 宋宏斋先生恢:南宋时理学大家包恢,号宏斋。文天祥曾有《上宏斋贴》书法作品传世。

[22] 膠轕:即胶葛,交错纷乱之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