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才”班主任的治班秘籍
(2011-04-28 13:29:31)
标签:
教育 |
分类: 优秀班主任 |
□ 本报记者
黄杰/文图
吴行民是数学老师,但在班级管理中用来“镇住”学生的手段之一却是“写诗”,他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事情写了100多首“打油诗”;
他迄今为止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300多篇,并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写作;
他精选了很多哲理故事,班里出现问题时,他就信手拈一个来应对;
…………
吴行民,濮阳市油田第十八中学一位有着20多年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在20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他用一首首亲自创作的“打油诗”、一篇篇精心选取并加以改编的哲理故事和一条条精妙的格言来启迪学生,而不是动辄训斥或者说上一番让人烦的“正确的废话”。
吴行民的“诗”从接新班的第一天开始。接新班第一天,吴行民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要求学生背会“四气”:对待老师要客气,对待同学要和气。学业成绩要霸气,为人处事要大气。吴行民向学生强调这是自己亲自创作的。
第二天,吴行民先是检查了“四气”的背诵情况,然后将又一首“打油诗”告诉了学生:人的朋友是书籍,热爱书籍应该的。多看书籍长见识,困难时刻帮助你。
第三天,他给学生讲的是:阳光女生心善良,温和男生像太阳。你有礼貌他尊敬,共度初中好时光。
第四天是:踏着朝阳想一想,今天学习为什么。天黑休息睡床上,学会多少细思量……
几周下来,学生彻底被吴行民这位数学老师的“才气”给征服了。学生入班的初始教育就这样在吴行民的“打油诗”中巩固了。
接下来,碰到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纪律方面的问题时,吴行民也都用“写诗”来解决。比如,看到有学生上学放学路上骑自行车撒把疾驰,他就告诉学生:人生只有一条命,撒把飞车真不行。出了事故后悔晚,失去生命都悲痛。安全扎根于心中,车祸事故敲警钟。平安是福家欢乐,珍爱生命最英明。除了针对整体层面而写的“打油诗”外,吴行民还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量身定做“打油诗”送给他们。
受吴行民“写诗”的感染,班里学生集体创作了颇为押韵的班级诗词:
我每天都感觉幸福荡漾,因为老师每天都给我送来微笑和赞扬;学习是很快乐的,因为每一次点滴的进步都让我和老师喜洋洋;我是可以犯错误的,对于年少的我老师宽容的字典里总有原谅……我要加强锻炼身体,全面发展,因为这样我就会变得无比坚强!
除了“写诗”,吴行民还酷爱搜集哲理故事和格言。想让学生在某方面有所改变,他不是苦口婆心地大讲特讲,而是直接“掂”出来对应的哲理故事一则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比如看到有些学生缺乏耐心,做什么事都不够冷静、不够宽容,爱和其他同学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时,吴行民就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走进车库欣赏自己新买的卡车时,发现3岁的儿子正拿着锤子砸他的新车玩。再看那车,车门已经被砸出了许多小坑。这个人盛怒之下冲过去把儿子甩到一边,又拿起锤子在儿子的手上砸了两下作为惩罚。等他冷静下来的时候,急忙抱起儿子飞奔到医院。尽管医生尽了全力,但孩子的几个手指还是没能保住,被截掉了。这个小孩手术过后苏醒过来,看见自己缠满绷带的手,天真地问父亲:“爸爸,我很抱歉弄坏了你的车,但我的手指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呢?”
这个父亲回家就自杀了。
就是通过这样一则则发人深省的短故事,吴行民的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格言是吴行民手中除了“打油诗”和哲理故事之外的第三把“刷子”。他精选了80多条格言,每周或隔几天,他就会亲自在黑板上写上一条。这些格言中,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居多,如:“没有过错,就不要替自己辩解。”“最厉害的复仇是宽容。”“世界极为广阔,没有必要老是在摩擦中浪费生命。”……
吴行民利用手中的“三把刷子”在学生的精神和灵魂层面深耕着,引导着学生“先做人,后做事”,践行着自己许下的“不让班里出现一个后进生”的诺言。
除了“三把刷子”,吴行民还将自己“树为学生的榜样”:他利用自己已在报刊上发表1300多篇文章的事实,引导学生积极用笔记录下生命的瞬间感受。刚开始时,吴行民让学生天天写日记,他也天天批改,并且每天晨会时还选读两三篇写得好的。就这样,不仅通过日记对全班学生情况有了细致的了解,把问题处理在了萌芽阶段,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把学生“诱”上了热爱写作的道路。慢慢地,班里的学生陆陆续续开始有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了。
吴行民在学生精神和灵魂层面的耕作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稳定上进的班集体,也促进了学生成绩的稳步提升。以现在所带班为例,在上学期期末统考中,吴行民所带班各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均为年级第一名,在8个平行班中,年级前16名的学生当中,他的班里占8名。
吴行民是智慧的,他能精准地找到“对付”学生的发力点。有专家说,精神境界的提升比技术武装更重要,想必吴行民对此是有深刻体会的。
吴行民是数学老师,但在班级管理中用来“镇住”学生的手段之一却是“写诗”,他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事情写了100多首“打油诗”;
他迄今为止在报刊上发表文章1300多篇,并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写作;
他精选了很多哲理故事,班里出现问题时,他就信手拈一个来应对;
…………
吴行民,濮阳市油田第十八中学一位有着20多年班级管理经验的班主任。在20多年的班主任生涯中,他用一首首亲自创作的“打油诗”、一篇篇精心选取并加以改编的哲理故事和一条条精妙的格言来启迪学生,而不是动辄训斥或者说上一番让人烦的“正确的废话”。
吴行民的“诗”从接新班的第一天开始。接新班第一天,吴行民先是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要求学生背会“四气”:对待老师要客气,对待同学要和气。学业成绩要霸气,为人处事要大气。吴行民向学生强调这是自己亲自创作的。
第二天,吴行民先是检查了“四气”的背诵情况,然后将又一首“打油诗”告诉了学生:人的朋友是书籍,热爱书籍应该的。多看书籍长见识,困难时刻帮助你。
第三天,他给学生讲的是:阳光女生心善良,温和男生像太阳。你有礼貌他尊敬,共度初中好时光。
第四天是:踏着朝阳想一想,今天学习为什么。天黑休息睡床上,学会多少细思量……
几周下来,学生彻底被吴行民这位数学老师的“才气”给征服了。学生入班的初始教育就这样在吴行民的“打油诗”中巩固了。
接下来,碰到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纪律方面的问题时,吴行民也都用“写诗”来解决。比如,看到有学生上学放学路上骑自行车撒把疾驰,他就告诉学生:人生只有一条命,撒把飞车真不行。出了事故后悔晚,失去生命都悲痛。安全扎根于心中,车祸事故敲警钟。平安是福家欢乐,珍爱生命最英明。除了针对整体层面而写的“打油诗”外,吴行民还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量身定做“打油诗”送给他们。
受吴行民“写诗”的感染,班里学生集体创作了颇为押韵的班级诗词:
我每天都感觉幸福荡漾,因为老师每天都给我送来微笑和赞扬;学习是很快乐的,因为每一次点滴的进步都让我和老师喜洋洋;我是可以犯错误的,对于年少的我老师宽容的字典里总有原谅……我要加强锻炼身体,全面发展,因为这样我就会变得无比坚强!
除了“写诗”,吴行民还酷爱搜集哲理故事和格言。想让学生在某方面有所改变,他不是苦口婆心地大讲特讲,而是直接“掂”出来对应的哲理故事一则讲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比如看到有些学生缺乏耐心,做什么事都不够冷静、不够宽容,爱和其他同学发生争执甚至大打出手时,吴行民就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走进车库欣赏自己新买的卡车时,发现3岁的儿子正拿着锤子砸他的新车玩。再看那车,车门已经被砸出了许多小坑。这个人盛怒之下冲过去把儿子甩到一边,又拿起锤子在儿子的手上砸了两下作为惩罚。等他冷静下来的时候,急忙抱起儿子飞奔到医院。尽管医生尽了全力,但孩子的几个手指还是没能保住,被截掉了。这个小孩手术过后苏醒过来,看见自己缠满绷带的手,天真地问父亲:“爸爸,我很抱歉弄坏了你的车,但我的手指什么时候才能长出来呢?”
这个父亲回家就自杀了。
就是通过这样一则则发人深省的短故事,吴行民的学生在做人做事方面发生着显著的变化。
格言是吴行民手中除了“打油诗”和哲理故事之外的第三把“刷子”。他精选了80多条格言,每周或隔几天,他就会亲自在黑板上写上一条。这些格言中,教学生如何做人的居多,如:“没有过错,就不要替自己辩解。”“最厉害的复仇是宽容。”“世界极为广阔,没有必要老是在摩擦中浪费生命。”……
吴行民利用手中的“三把刷子”在学生的精神和灵魂层面深耕着,引导着学生“先做人,后做事”,践行着自己许下的“不让班里出现一个后进生”的诺言。
除了“三把刷子”,吴行民还将自己“树为学生的榜样”:他利用自己已在报刊上发表1300多篇文章的事实,引导学生积极用笔记录下生命的瞬间感受。刚开始时,吴行民让学生天天写日记,他也天天批改,并且每天晨会时还选读两三篇写得好的。就这样,不仅通过日记对全班学生情况有了细致的了解,把问题处理在了萌芽阶段,更重要的是,他终于把学生“诱”上了热爱写作的道路。慢慢地,班里的学生陆陆续续开始有人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了。
吴行民在学生精神和灵魂层面的耕作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稳定上进的班集体,也促进了学生成绩的稳步提升。以现在所带班为例,在上学期期末统考中,吴行民所带班各科的平均分、优秀率均为年级第一名,在8个平行班中,年级前16名的学生当中,他的班里占8名。
吴行民是智慧的,他能精准地找到“对付”学生的发力点。有专家说,精神境界的提升比技术武装更重要,想必吴行民对此是有深刻体会的。
前一篇:多读“看家”书,多做“看家”事
后一篇:教育小兵的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