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艾灸的种类\艾灸的美容方法
(2010-06-25 11:53:29)
标签:
杂谈 |
艾灸的作用\艾灸的种类\艾灸的美容方法
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有六大功效: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现代研究认为,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研究认为,在近红外线的辐射刺激下,也能够激发人体本有的一种特殊的物质——“免疫激活素”。这种免疫激活素具有免疫和调节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调节女性的荷尔蒙和雌性激素的分泌,能够增强卵巢的功能,消除和改善女性的痛经、闭经、性冷淡、不孕症等等。也能够有效的调节男性的荷尔蒙和雄性激素的分泌,能够有效的消除男性的阳痿、遗精、早泄等疾病。
艾灸可以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灸。
● 艾炷灸
艾炷灸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点燃施灸的方法。又称为“艾团”、“艾丸”、“艾圆”等名称。古代以艾炷灸最盛行。一般艾柱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者如蚕豆大小,中者为黄豆大小,小者为麦粒大小,皆为上尖下大的圆锥体,便于平放和点燃。标准艾炷,其艾的直径为0.8厘米,柱高为1.0厘米,艾柱的重量约为0.1克,可燃烧3—5分钟。
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直接灸,又称明灸、着肤灸。是把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面施灸的一种方法。古代称为“着肉灸”,如《千金要方》记载:“炷令平正着肉,或势乃至病所也。”因直接灸对皮肤的刺激程度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无瘢痕灸。
间接灸,是在皮肤和艾炷之间隔上某种物品而施灸的一种方法。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古代的间接灸法种类很多,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的疾病。
● 艾条灸
艾条灸又称艾卷灸。是将艾条一端燃着后进行灸疗的一种方法。最早见于明代朱权著《寿域神方》云:“用纸实卷艾,一纸隔之点穴,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实按灸、隔物灸三种。
(1).悬起灸
(2).实按灸
(3).隔物灸
● 温灸
温灸因其操作方法不同,可分为温灸器灸,蒸气灸及铺灸等。
(1).温灸器灸,又叫灸疗器,使用金属特制的一种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最古老的灸器是以某种物器来取而代之的。如《肘后备急方》记载的用瓦甑代替灸器,《千金要方》中用苇管代替灸器等。
(2).蒸气灸,将艾叶或艾绒放入容器内煎煮,用蒸气熏灸。
(3).铺灸,是将艾绒铺在穴位上而施灸的一种灸法。
艾灸美容的方法:
艾灸,乃中国最古老的医术之一,属中医外治法,它源于远古时代,形成于商周年间,历时几千年。温灸养生是通过百草之王艾草和13种名贵中草药特制成香条状,点燃后放入温灸器中滚动于经络或患处四周,帮助人体全面温通经络,温补元气,调和气血,润泽面色,散发健康神采。配合能量释放按摩,按摩中着重全身各部位的协调,身体系统与精神意识的和谐,同时在人体的背部用中医刮痧、拔罐、舒经活络精油按摩方法,可疏通经络、淋巴排毒,以达到舒缓压力、放松神经、调节五脏六腑的效果。它能充分改善气滞血淤、肿胀酸麻,使人最大限度地释放能量、解除疲劳,享受轻松,达到内外和谐完美统一的最高境界。
温灸养生在身体方面有六大功效。温肌散寒、疏风解表;温经通络、活血逐疲;温中活里、强脏壮腑;温阴补虚、回阳固脱;行气活血、消火化淤;平衡阴阳、保健防病。温灸养生在美容方面有两大功效。面部皮肤方面:可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使老化细胞代谢,新细胞再生加强,淡化色斑,减少皱纹,使肤色红润白嫩,延缓衰老。眼部方面:可改善眼袋、黑眼圈、眼睑下垂、皱纹、延缓眼部的松弛老化现象,使眼部恢复光彩。
温灸按摩的注意事项:
1.温灸时先灸左方,再灸右方;2.温灸后,不要冷水洗手或洗澡;3.温灸顺序依次为排泄器官反射区、脑部各反射区,再其次为消化器官反射区,除此以外其它各区的次序,就可随意不拘;4.无论温灸过任何病痛区,最后一定要温灸肾脏膀胱及输尿管此三个反射区;5.温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帮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的毒素;6.坐骨神经的反射区在温灸时必须向心脏的方向,否则会使淋巴的循环受到不良的影响;7.饭后一小时内不宜温灸。温灸按摩时,孕妇禁用;脉搏每分钟超过90次以上禁灸;过饥、过饱、酒醉禁灸;身体发炎的部位禁灸。
艾医养生堂咨询电话:0731-82788735 18974836186/13907488834
网址; http://www.aiyishengw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