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对于部分鱼缸和网箱养鱼的爱好者来说,不是说不能养,就是相对来说,饲养要求较高,就是水质要适当肥一些,但是也不能过肥,太肥水质中氧含量降低,需要找一个合适的临界点,其次是饵料,适当的投饵而不影响水质,这就对饵料的量和换水要求较高,话说了这么多,就是技术过硬的,鱼缸和水泥池饲养没有问题,如果技术不行的,建议直接绕道进行水花土塘培育;
2,清塘消毒
   
培育锦鲤水花的池塘必须清塘消毒,或者至少除净任何野杂鱼虾蟹等类,清塘消毒的毒性消失期限依清塘药物的不同而不同。亩用生石灰120-200斤,一般7天后可放鱼; 强氯精或漂白粉(30斤/亩)的用量按其规定用量施用,一般3-5天即可放鱼,养殖户根据这个时段控制好下苗的时间,过早过晚放苗都会影响水花的成活率,虽说影响不是绝对的,但是多少会影响,希望提高这块的认识,也重视锦鲤水花的土塘放养;
3,加水培水
   
 池塘进水时应采取密网过滤措施,不要混入放进其它鱼虾杂类,以免残害下池的娇嫩的锦鲤水花鱼,即: 有可能混入放进其它的也杂鱼虾等杂类会将下池的娇嫩锦鲤水花视如水生浮游动物而误食、或直接吃食充饵,从而严重影响锦鲤水花苗的存活率。凡是放养锦鲤水花的土塘清杂除野不尽的,锦鲤水花苗一般存活率不高甚至为0,喜明锦鲤渔场请养殖户引起高度重视;
   
老塘、肥水池因原有肥力很强,有时还怕水质过肥误事,水中本身就有微生物菌种,一般不需投肥或调水培藻,大多数情况下天然的菌种藻类比人为培藻还均衡,别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人为培藻很有可能会造成藻相过于单一,恐适得其反。新塘、瘦水池可以投施农家肥(视肥瘦程度200-600斤/亩)或化肥于水中即可肥水,也可施用肥水剂培水。
   
在锦鲤水花鱼下塘前5~10天即可进水关池,锦鲤水花育苗水体不宜过深,前期以60~80厘米为宜。如果发现塘内有水生昆虫类等敌害滋生,可用0.5~1.0克/立方米浓度的敌百虫(0.5/立方米浓度对轮虫没有杀灭作用)或其它杀虫剂全池泼洒进行杀灭。
4,水花下塘
   
一般是将氧气袋中的锦鲤水花运到池塘边后,不要急于下池。先要综合水温,可将锦鲤水花鱼袋泡放于池塘中半小时或更长时间,或将池水舀入袋中,以促使袋中水温与池塘水温相差不能超过3度为宜,防止锦鲤水花鱼苗因有温差而"感冒"至死,这叫"合水"。其后,再平放将水和锦鲤水花鱼缓缓平流而出,不能直冲急流而放出,以防应急不适。 
   
锦鲤水花鱼入池一定要注意缓慢轻放,也不要立即离开,要等锦鲤水花鱼散开并正常游动后再离去为好,如果发现锦鲤水花密集成团且惊慌失常,应立即用水轻轻泼洒鱼群(团)水面区域,使其正常散开并游走。如果遇有风浪时,应选择上风处放苗,以免锦鲤水花被风吹到池坡或浪击压沉到池底而造成伤亡。
5,喂料投饵
   
锦鲤水花鱼下池后,常规操作是一周内或十天之内用熟蛋黄或生豆浆调水泼洒水料投喂,标准是每1万尾水花鱼饲喂1个蛋黄/天,另可略加面粉投喂,每日至少投喂两次。如果水体肥度适当,亩放水花鱼又很少(比如1亩几万尾)时也可不投喂人工饵料,池内水体中的天然饵料(浮游生物)也足以够用。 
   
只能用生豆浆泼洒投喂,不是熟豆浆喂鱼,并且不要豆渣入池,以防豆渣因水花鱼儿吃不了而沉于塘中极易腐烂坏水。熟蛋黄可放进绢布袋或纱布袋或丝袜内搓洗成浆后泼洒。
   
一般熟蛋黄水或生豆浆水投喂7-10天后,可以改用细微粉料(如面粉)调成水料投喂,一般原则上每亩2-4斤粉料即可。在水花鱼苗达到黄瓜子(2厘米)戓寸片(3厘米)即可逐渐改喂飘洒干粉料,继而投喂颗粒料。
   
现在也有厂家生产水花鱼的开口饲料,效果目前还未有定论,但可以尝试,以图减少煮蛋剥黄或磨打豆浆的劳力耽误。
6.投放密度
   
锦鲤水花培育一般一口池塘只养殖一个品种为宜,特殊情况下也可多品种混养,每亩放养水花一般标准为10万尾,密度大的可加倍甚至更多。
 
 密度过低不能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密度过高则培育过程中易造成锦鲤水花鱼苗浮头,或因饵料不足抑制锦鲤水花鱼苗生长或成弱苗。
养殖投放量一般根据出池规格大小而定, 
如果培育乌仔(1~1.5厘米)后陆续出售或分塘的,每亩水面可以养殖80-100万尾甚至更多。
如果培育3.3厘米左右即寸片的夏花,每亩水面养殖20~30万尾。
如果1次培育7厘米(2寸)以上鱼(苗)种,每亩养殖10~15万尾。
如果要在短时间内1次养成10厘米(3寸)以上鱼(苗)种,每亩水面养殖5万~7万尾为宜。
当然,上列投苗数量只是参考数据,须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7.特别提示
   
如果对锦鲤水花育苗技术不熟悉或者条件不具备(比如要干塘后还要加新水)的,最好不要进行锦鲤水花育苗生产,本意是想降低成本,但有可能存活率很低甚至为0,反而还有可能劳力伤财,建议以夏花小规格苗下塘培育较为妥当,虽然成本高,但是鱼儿存活稳当些。
   
另处,常规的锦鲤水花鱼下塘培育的适宜水温为15度以上,育苗效果可能好一些。部分品种因食性不同或需求特殊,育苗操作上要求高得多。至于锦鲤水花鱼的育苗成活率的高低,则需结合气温高低、技术水平优劣和水花鱼数量足欠来综合看待,有高有低不一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