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19.12《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浅析
(2017-07-25 02:00:06)
标签:
论语 |
分类: 论语17至20章 |
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
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和子夏都是孔子的学生。
门人小子:指子夏的学生。
洒扫、应对、进退:洒水扫地、言语酬答、迎送客人。
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则,表示肯定判断。抑,连词,表示转折。
倦:诲人不倦,这里是教诲的意思。
诸:之于的合称。
区以别矣:以,表示目的。
其惟圣人乎:其,表示疑问。
子游说:“子夏的学生,担当洒水扫地、言语酬答,迎送客人的事,是可以的,但这些是礼仪的末节,根本性的东西则没有学到,怎么办呢?”
子夏听到这些后,说:“唉!言游说错了。君子的学问,哪个应该先传授?哪个应该后教诲?比之于草木,这些需要区分开来,以分别对待。君子的学问,怎么可以歪曲呢?能够按照次序教育学生,有始有终的,恐怕只有圣人才可以做到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