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兴趣班/非遗瑰宝——面塑(面人)艺术

标签:
华德福教育 |
分类: 孩子生活 |
捏面人,就是面塑艺术,也叫“捏粉”、“江米人”。它是用面粉、糯米粉等原料制作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的中国传统工艺
中国民间对捏面人还有一个传说,相传三国孔明征伐南蛮,在渡芦江时忽遇狂风大作,机智的孔明随即以面料制成人头与牲礼模样来祭拜江神,说也奇怪,部队安然渡江并顺利平定南蛮,因而从此凡执此业者均供奉孔明为祖师爷。
面塑(面人)的起源和发展
说起面塑的起源,我国古代很多地方在民间流传着逢年过节庆喜时用面粉做“饽饽”、“枣花”、“月糕”、“面鱼”、“面羊”的风俗。
这些用面做的“果实花样”既好吃,又好看,还蕴含着求吉纳福的祝愿,深受人们喜爱。
慢慢的也就出现专门的捏面人的师傅,用模子或者手捏欣赏的民间工艺。
面塑起源的具体年代虽然已经不可考证,但是各种人物、动物做成的面艺制品摆到街市上,那些彩色的面人儿逐渐就成了的古代面人的早期雏形。
到了宋代,捏面人已经成为民间节令很流行的习俗。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楣,谓之子推 燕”,“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谓之果实花样”。当时面点,有“甲胄”人物、“戏曲”人物、“孩儿鸟兽”、“飞燕形状”等,可谓“奇巧百端”。
明清时期,艺术面塑已经成为具有很强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面塑艺人最重要的谋生手段。
清代咸丰三年( 1854 年),山东菏泽穆李庄做泥塑的王清源、郭 湘云等人采用染色的糯米粉捏面人(当地俗称“江米人”)销售,很受欢迎。
光绪年间,天津出了一位“面人张”。他早年抄录戏曲,擅长校勘,人称“百本张”, 捏面人的艺术精湛,可惜其技艺在晚年失传。
我们所熟悉的近现代面塑名家,以“面人汤”汤子博( 1881-1971 )、“面人曹” 曹仪策 、“面人郎”郎绍安(1910- )最著名。汤子博的面人生动传神,曹仪策的面人精细素雅,郎绍安的面人色彩浓重。故宫博物馆现在藏有清朝末代皇帝敷仪玩过的一些人物面塑,就是出自著名的面塑艺人汤子博三兄弟之手,至今仍然色彩鲜艳,技艺相当成熟。此外还有“粉人潘” 潘树华以及其女婿“面人赵”赵阔明等人。
面塑(面人)的材料与工具
捏面塑用的面是三成糯米粉和七成白面掺和而成,并需要加适量的蜂蜜、甘油等,这样不容易腐裂。然后经过揉匀、调色,制成各种彩色的面。
面有粘性,在捏面之前 要用黄蜡润手。有时还要采用羊毛、羽毛、丝线、棉花等材料,来制作人物的胡须、头发、冠顶之类,增加面人的生动性。
所使用的工具极其简单,主要是拨子、梳 子、篦子和剪刀。拨子有竹质的、角质的、也有树脂的,可以自己制作。
面塑制作过程:赵阔明先生开创了面塑“手掐八法”用以指导后人的学艺。“手掐八法”完全用手工操作,包括:揉、捏、搓、捻、拧、挤、掐、拉。
面塑(面人)的形象千变万化
面塑的形象多是传统戏曲、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童卡通中的人物以及十二生肖和其他动物。比如刘备、关羽、张飞、福禄寿、八仙、嫦娥、哪吒、唐僧 师徒、杨家将、水浒英雄、十二钗、白毛女、葫芦娃、蜡笔小新、奥特曼等。当然时尚因素也会影响面塑的创作,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福娃”造型就被面塑工艺师们捏制出来,极受欢迎。
由于面团的可塑性强,在捏塑过程中很容易把握面塑的造型,面塑艺人通过揉、搓、挤、压、团、挑、按、拨等造型技巧,先把面人的头部或身体做出来,再加手,配以相关的道具。顷刻之间,就把千姿百态的人物、动物形象完成了!妙肖传神、活灵活现,令人赞叹不已。
http://s3/mw690/001VdBj3zy7ojuCkdUe92&690
http://s11/mw690/001VdBj3zy7ojuDfXTA5a&690
面塑(面人)艺术的价值在哪里
(一) 民俗价值。
面塑是世代相传的民俗艺术,流行在我国黄河内外、大江上下的很多地方,如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河南、江苏等地。
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也使得面塑的品种丰富。“礼从宜、事从俗”,民俗活动的需要直接促进了面塑的发展,面塑也被赋予不同的吉祥含义。
恩 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说:“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于代表性的特征”,面塑其实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是原汁原味的乡土艺术,它记录了当地的历史文化,是对民俗记忆的集中回忆。
(二)审美价值。
面塑艺术的特点是造型完整饱满,造型略有夸张,手法简练、注重神气,淳朴敦厚、色彩艳丽,让人觉得亲切自然。
面塑在人物的塑造方面,它能抓住人物及动物等面塑对象的典型特征,以外显的淳朴之美集中体现面塑对象的突出特点,有画龙点睛之特色。
面塑之美,美在其自然的材料、自然的工艺、质朴的心境。
它塑造的形象是符合中国历史的发展,是人们非常熟悉、非常喜闻乐见的历史原型。
诚如日本著名民艺学者柳宗悦( 1889- 1961 )说的那样:民艺品中含有自然之美,最能反映民众的生存活力,所以工艺品之美属于亲切温润之美,在追求速度与效度最大化的今天,人们更应该感激这些能够抚慰人类心灵的艺术美。当美发自自然之时,当美与人交融之时,并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类生活。
(三)、 教育价值。
面塑绝不仅是个玩赏品,它具有极强的社会教育功能。
如同西方人说哥特式教堂里的玻璃彩画是无字的《圣经》一样,面塑艺术也以其形象传达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人们可以通过面塑的孙悟空、猪八戒、白娘子、穆桂英、水浒英雄等形象给孩子讲述相关的历史故事,从而在潜移默化之间启迪孩子的智慧。同时,对 于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民间艺术总会带来莫大的惊喜。
(四)、 经济价值。
面塑在古代是一种谋生的行当,但它更是属于传统的手工艺品,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物,其价值有独特的地方。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面塑这种“小玩意儿” 更能彰显出文化的“大魅力”。面塑就是在普普通通的人们手中开出了美丽的花朵。那应该是一种虔诚信仰和喜庆心情的结晶!因此,面塑艺术品总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面塑成为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小玩意儿走入了艺术殿堂。
面艺老师娴熟的技艺、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倾倒,交口赞誉,2008年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
老师简介
http://s12/mw690/001VdBj3zy7ojv3h2yveb&690
马斌老师
面人、糖画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是马斌老师的拿手专长
后来经过老师点拨,开始学习面塑, 历年来沈阳的“皇寺庙会”上进受邀进行面塑(面人)表演。并多次受邀参加“凤城文化庙会”、“大孤山文化庙会”、“首山槐花节”、“西丰登上节”、“大连美食节”、“沈阳啤酒节”等表演面塑(面人)艺术,收到国内外人士的赞叹与称颂。
自2010年起多次为幼儿园及学校的孩子们表演与教授面人艺术。
http://s1/mw690/001VdBj3zy7ojv6sorm60&690
http://s1/mw690/001VdBj3zy7ojv6OP7y50&690
面塑(面人) 课程安排
11月9日 面塑(面人)的基础知识
1.面人的历史由来
2.面人所使用的工具以及如何应用
3.面人的面是如何调配的
4.面的颜色是如何添加的
5.介绍颜色与颜色之间的关系(现场演示)
11月16日 继续认识何为面塑
1.学习面塑的一些技法,并练习熟练掌握
2.学习调配面的颜色,了解颜色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3.让小朋友自由发挥做一个小作品(观察小朋友对面级颜色的理解)
11月23日 简单面塑形象的捏制——小鸡与小猪
11月30日 简单面塑形象的捏制——小熊与小鸟
12月7日 简单面塑形象的捏制 ——做盘贴面画
12月14日 植物的捏住——玫瑰花
12月21日 捏制传统的面人——渔翁
12月28日 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孩子可以开始尝试自己喜欢的小作品,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放进作品里。
1月4日
1月11日 创意小作品及本学期内容回顾
(以上时间为本学期的每周五下午,本兴趣班预计为全一年,这学期主要为学习面塑(面人)的基础阶段,下学期课程继续延伸,学习内容更进入,将会学习面塑(面塑)中难度稍大一些的塑形内容,如果孩子的学习内容比较顺利、而且学习兴趣较高的话,将可能在下学期学习一些糖画内容,本课程将会根据孩子的实际学习和领受状况进行微调。)
费用:本学期13次课费用1100
年龄:我校一年级(包括一年级)以上的孩子,欢迎报名。
兴趣班时间:13:30——14:30
授课地址:沈阳福瑞华德福学校
联系方式:张展老师
请假制度:
请假1-3次,请假课时按计划90%计入下学期课时;
请假4-6次,请假课时按计划80%计入下学期课时;
学期中间退出,剩余课时参照按照以上相应百分比退还学费。
缴费方式:
王赫老师:13940418964(微信同电话)
微信缴费可扫码:
支付宝缴费可扫码:
http://s12/mw690/001VdBj3zy7ojviZxV16b&690
银行转账:缴费账号:银行汇款开户行:工商银行大东卫士支行(或吉祥营业部)
姓名:王禹弘
账号:6222 0233 0100 6748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