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苏州,梦江南

(2010-08-19 16:44:27)
标签:

江南

苏州

文化散文

   

夜色慢慢深沉,马路上不时驰过汽车,交通畅通,一派热闹繁华景象。当然,看夜色,最好还是到号称“中华第一古街”的山塘街走走,苏州七里山塘与南京十里秦淮齐名。跨上廊桥,我自然想起《廊桥遗梦》,但这却是苏州,不是美国。这廊桥之夜,行人来来往往不断,不像电影中寂静无人;想要借这夜色在廊桥留影也难。我只好凭栏眺望河里游船,那点点灯笼晃过来又晃过去,幽灵似的移形换位。我还是去逛夜市好了,在街边小摊买上松子糖、枣泥麻饼、方糕、梅花糕等,捧在手里边走边吃,我抓住了苏州小吃的精髓了么?走在那夜市小街,两边的商铺一间接一间,行人如鲫,嘤嘤嗡嗡的人声喧哗中,忽听得汽笛声,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老者骑着电瓶车,双脚踩地面,控制车速,慢慢前进。咦!这里不是步行街么?怎么又有人骑车?我摸不着头脑,但那车子早已排众而出,突围绝尘而去了。

http://s9/middle/68ff0cbag8e3c1fef6018&690

  

走到河畔,更有一对新人,在摄影师和他的助手的摆布下,轻倚河边石栏,以河水及游船为背景,冒着冷风瑟缩拍婚照。那照明灯探亮了一方天地,新娘笑靥如花,新郎一脸得色。是模特儿还是真的结婚照?有人疑惑。可是你问我,我问谁呀?

   记得十年前的盘门河道吗?那年深秋船娘用竹竿撑开小舟,在河道里悠悠滑行,她头戴蓝布白花点的头巾,唱尽一月至十二月的花,小调唱完,小船也泊上了水陆城门,我上岸登楼,追寻两千五百年的历史风云。

   苏州历史悠久,公元五一四年,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命前来投奔的楚国大臣伍子胥建吴国都城阖闾大城,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许多有关西施、伍子胥等的古迹依然保留,城里还有许多当年留下的地名。公元589年始称为苏州,一直沿用至今。苏州城建城早,规模大,基本上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如今的城市还是坐落在原址上,苏州古城和苏州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双遗产集于一身。走在苏州城内,但见河道纵横,怪不得别名姑苏之外,苏州又称为水都、水城、水乡,早在十三世纪,《马可波罗游记》便将苏州称为“东方威尼斯”,而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更把苏州古城称赞为“鬼斧神工”。

   苏州园林名闻天下,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六世纪春秋时代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顾辟疆所建的辟疆园。由于历代造园兴旺,名园日多,到了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在十六至十八世纪,达到全盛时期,有二百多处,至今保存尚好的也有十几处;苏州因此有人间天堂美誉。而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则说苏州是“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眼下夜色中的阊门人来人往,一想起《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出生在这里,顿时便觉得古意盎然起来。缥缥渺渺我又回到那晚,夜游娇小的网师园,但见厢房处处点灯,评弹用吴侬软语依依呀呀地哼唱,摇得人心浮动;更有一曲洞箫《春江花月夜》,隔着湖面登萍渡水传来,勾人魂游天外;而那墙角槐树黑影幢幢,在夜风中于原地跳起左右摇摆的灵魂舞。已经多年了,苏州的印象,一直久久荡漾在我脑海中,不肯沉静下来。

   荡漾,如在常熟水面面积达一千二百亩的尚湖湖面上,快艇在船尾溅起长长的两排白浪,偌大的水面,可以横行无忌。飞驰着从那中间最大的桥洞穿过,拉开一段距离,让船身打横,熄掉马达停下,在微波起伏中抓拍那以虞山为远景的十七孔桥。它穿湖而过,长达一点五公里。长堤上花红柳绿,宛如绿色的彩带柔动嬉水,故得名拂水桥。明末清初间东南文宗钱谦益筑拂水山庄于湖畔,在湖中筑此长堤,他的爱妾、一代才女柳如是特绘《月堤烟柳图》,传为一时佳话。但当我来到柳如是墓前时,却发现他们为礼教所不容,两人给分隔开来,死后也不能在一起。一代才子才女的结局,令人扼腕。相传殷末姜子牙为避纣王暴政,曾隐居于此垂钓,后人取名尚湖,以兹纪念。记忆还在尚湖畔徜徉,我在茶室呆坐一会,走到码头边看那游艇静静泊岸的姿态,还没到盛夏,莲花池的莲花并未开放,莲叶在正午的阳光下慵懒。

   还是状元坊有趣,它藏在常熟古城区翁家巷门里,是一所具典型江南风格的明、清官僚宅第。主厅彩衣堂,保存着江南地区最好的明代包袱锦彩画,艺术价值极高,难怪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是清咸丰六年状元、先后为两代皇帝同治、光绪的老师翁同的故居,现辟为翁同纪念馆。它始建于明代中晚期,本为大族桑氏所有,清道光江西学政翁心存购得,更为现名。其子翁同曾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翁同历任刑、工、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等职,对中国近代史产生过深远影响。纪念馆不大,很快就可以看完,走出来,路经小集市,树荫下的地摊上,小贩在摆卖玉石、项链、手表等物,尽管他们吆喝不断,但还是观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即使许多人抢着做,但生意特别是小生意难做啊!

   生意还是到沙家浜的茶馆看看,它地处阳澄湖畔,“芦花放,稻谷香,杨柳成行”,我闻名想要看看这阿庆嫂“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一走,茶就凉”的地方,那湖畔芦苇丛生,菱荷相间,可惜没有碰上菊黄蟹肥时节,唯有遥想那盛况而已。眼前只见古色古香的画舫,载着游客穿梭在芦苇迷宫之中,另有一种风情。

   还是在赵园喝下午茶优游自在得多。我在廊下磕瓜子、吃糖剥花生、喝茶,春风徐来,那厢房旁边花木丛丛,我只觉得柳浪闻莺,春意实在很深了!

   而此刻,明明就在苏州,唐代诗人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不知醉倒了多少代人。在寒山寺敲钟,是一种惊喜的感觉,当那木槌撞击钟声沉沉,它一声声,遥遥传到了江边的客船吗?该是那种意境吧?难怪排队轮候敲钟的络绎不绝。

  春风沉醉,迷迷蒙蒙,拂在姑苏大地上,抬望眼,满眼的江南春色,真是一片柳如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