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下午,观览的最后景区是太鲁阁国家公园。
地跨花莲、南投及台中三县的太鲁阁公园,是台湾第四座“国家公园”,也是台湾八景之最,以雄伟壮丽、几近垂直的大理岩峡谷景观而闻名。园内有台湾第一条东西横贯公路通过,称为中横公路系统。
沿着立雾溪的峡谷风景线而行,触目所及皆是壁立千仞的峭壁、断崖、峡谷、连绵曲折的山洞隧道、大理岩层和溪流等风光。
园区内主要建筑有长春祠、燕子口、靳珩公园、九曲洞、慈母桥、天祥;主要自然景观有锥麓断崖、流芳桥、大禹岭、布洛湾、砂卡礑步道、绿水合流步道、清水断崖步道、白杨步道、豁然亭步道、莲花池步道、黄金峡谷。
遗憾的是,2月6日晚,花莲县近海发生6.5级地震,太鲁阁园区亦受到影响,为保证游客安全,许多景点关闭。我们抵达时,还未全部修复和开放,只观览到长春桥、长春祠步道的较少部分。
长春桥是中横公路东起点的第一座桥。中横公路东起花莲县太鲁阁,西至台中县东势镇,横穿雄奇的台湾中央山脉,蜿蜒近200公里,是台湾第一条连接东部与西部的公路系统,与南横公路、北横公路并列为台湾三大横贯公路。
顺桥右侧指示牌,过红色的长春桥后,右转下台阶,就进入了长春祠步道。
长春祠(太鲁长春)距长春桥仅300米,是为了纪念修筑中横公路的殉职者而建的,祠堂中供奉着225位殉难员工的名字。该祠在1970年曾遭山崩损毁后,于1973年整修重建完成。1987年又遭落石损毁,整个原先的祠堂连基座都崩损。此为1988年在原址的左侧兴建的一座新的长春祠。
看示意图,长春祠步道从长春桥至禅光寺牌楼共有2030米长,全程沿山壁开凿。其间有长春祠、天梯、观音洞、太鲁阁楼、钟楼、禅光寺等景点。然我们行至长春祠,还未到祠后有380台阶的石梯(俗称天梯),仅约行走了300米,就因地震后有险情被封锁,而悻悻折返。
折返途中,透过有限的洞口和壁崖的观景露台,即被眼前奇绝的景色吸引。峭壁危崖,峡谷清流,飞瀑似帘,漫山葱翠,红桥凌驾,蔚为壮观。
移步横跨立雾溪的长春桥上,面东所见的景色。断崖峭壁,高入云霄,谷深莫测;清澈的立雾溪流,像条玉带,蜿蜒柔顺,却似利刀,切割出落差达1千多米的太鲁阁峡谷。景色之雄奇,乃自然界鬼斧神工。因桥长所限,虽仅能看到极目的一段,也足令人心旷神怡。
移步横跨立雾溪的长春桥上,面西所见的景色。清新泉水自山壁涌出,在长春祠前分流入溪,衬上古典的祠堂建筑,似一幅山水庭园的国画呈现眼前。观景露台与崖壁、溪水融为一体,亦成为被观景的风景。
站在公路边,候等集合时,导游指着左侧山体下部说,那就是“燕子口”景点。原来大理石峭壁在立雾溪水磨蚀下,形成许多小孔穴,聪明的燕子便以此为巢,觅食嬉戏,形成“百燕鸣谷”的奇观,因而得名。但随着公路上人声、车声的隆隆作响,燕子早已离巢另觅他处安居了。人类如何与其他物类和谐共处,值得反思。
(2018年8月18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