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大师》杂志人物特写 冯珊珊:女孩不哭
标签:
zz杂志订阅杂志订购订杂志杂志社订阅杂志买杂志杂谈 |
分类: 杂志介绍 |
http://image.xinmin.cn/2009/08/08/20090808161405694439.jpg冯珊珊:女孩不哭" TITLE="《高尔夫大师》杂志人物特写
http://image.xinmin.cn/2009/08/08/20090808161406168554.gif冯珊珊:女孩不哭" TITLE="《高尔夫大师》杂志人物特写
冯珊珊
特派记者/艾柯(发自美国) 摄影/周唯
每一站比赛的第二轮都是去与留的分界线,有人欢乐,有人哀愁。而笑容或泪水,在LPGA女人的世界里,注定是司空见惯的表达。
记分帐篷边的球员签名处,观众们在排队等待球员的出现。冯珊珊走出帐篷时,魏圣美和金楚笼刚刚离去,她走过去,沿着围栏逐一为球迷签名,有人要合影留念,冯珊珊看着镜头,微笑,嘴角上扬。
布里洛克球场的会所,坐在球员餐厅里的曾雅妮一脸沮丧,看到有熟人走过来,球僮林嘉瑜下意识地努努嘴。曾雅妮低下头,不想让人看到,但眼泪却终于落了下来。
* * *
6月12日,麦当劳LPGA锦标赛的第二轮,一条+3的晋级线残酷地将球员们分隔两边,卫冕冠军曾雅妮打平标准杆,冯珊珊+5。
马里兰的下午,阳光灿烂。曾经和冯珊珊同在加里 ? 吉尔克斯特学院学习的两个男孩和他们的母亲站在她面前,仿佛要搜肠刮肚地找出所有的词语安慰她。冯珊珊却依然保持着嘴角上扬的弧度: “我不在乎,不,我不是真的不在乎,只是一切都会过去的。”还有两个月才满20岁的冯珊珊,拒绝着别人的安慰,倔强超越了所有人的想象。
包括LPGA锦标赛在内的本赛季前11场比赛里,冯珊珊有4次被淘汰,两场大满贯赛无一晋级。对于LPGA的二年级生来说,淘汰是必须经历的职业过程, 只是,这场LPGA锦标赛,冯珊珊的遭遇却让人不忍心回顾。一天前,她的成绩是67杆,单独排名第3,甚至,还有4洞就打完第二轮时,她的成绩还是-2, 没人想到,她可能会落到晋级线外。
布里洛克的第6洞,Par4 387码的右狗腿,最完美的第一杆落点应该是在左侧球道,右侧是沙坑和长草,再往左则是树林。走上这一洞时,冯珊珊有点急,因为慢打,她们这一组刚刚被裁 判警告过。之前连续两洞都是破击,她走上开球台时,魏圣美和金楚笼都已经开完球,站在一边等待。
“我应该放慢节奏,好好想想,”几天之后,冷静下来的冯珊珊有些懊悔,“那天我的一号木状态不好,我实在应该换成3号木开球,或者瞄右一点也好,哪怕下沙坑也好过进树林。”
不过,站在第6洞开球台的冯珊珊没有想那么多,她抽出1号木,径直朝左侧球道打去。球严重拉左了,掉进左侧树林里。噩梦正式开始,球并没有完全埋进长 草,可以打,只是被前面很高的杂草挡住,“我知道不可能攻果岭,只是想把球切回球道,但这个时候,我犯了最关键的错误。”冯珊珊说 : “我应该选角度更大的杆,把球高吊回球道。”
观众们站在球道边,心都悬着。站在杂乱长草中,冯珊珊终于挥杆,没有人看到球,只听到她 “啊”地惨叫一声。球被砸进长草里,比刚才的球位更糟糕。再切,球只飞了几码,落到球道左侧的次长草,下一杆,球掉进果岭右侧的沙坑,第一切,球没出沙 坑,还到了沙坑沿,极不好站位。再来,球跳到沙坑外,但依然没上果岭,第三切,球终于落上果岭。两推。球落进洞里,已经是第9杆。
所有人目瞪口呆。隔了半响,坐在球车上的裁判忽然喃喃自语了一句: “老天,可怜的女孩,这简直像我在球场上。”
从-2到+3,不过10分钟的时间。一路追随的经纪人郭未紧张地拿出手机上网查实时记分,如果没有意外,冯珊珊正踏在晋级线上。看着珊珊走上第7洞开球台,郭未对着球僮史蒂夫露出微笑,“我想让他知道,珊珊还有机会。”
冯珊珊没有放弃,第7洞和第8洞,她都打平标准杆,但噩运却没有因此放过她。最后一洞,只要坚持到底她就能留在周末的赛场。开球非常完美,攻果岭的第二杆却莫名其妙地失误,球掉进右侧的沙坑。一切三推。第二轮82杆,冯珊珊的表演提前落幕。
* * *
18洞果岭边的观众发出叹息,有人交头接耳: “她不是昨天那个打败魏圣美的女孩么?她不是在领先榜上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一天前,站在18洞果岭上的女孩冯珊珊笑得真甜。那是她第一次和魏圣美同组开球,几天前得知分组时,她就兴奋起来。
当年13岁的小魏以“开球300码的天才少女”闻名世界时,冯珊珊还是个学球三年的普通女孩。这两个从未同组打过球的女孩子却颇有渊源,魏圣美比冯珊珊 小两个月,冯珊珊的教练加里-吉尔克斯特曾教过青少年时代的魏圣美,早在国内征战时,也有无数人拿魏圣美和冯珊珊作比。
“我还记得几年前有人在网上给我留的言: ‘你有什么了不起,你老跟国内的球员比有什么意思,有本事你找魏圣美打!轮相貌你比不上人家,论身材人家比你好,论球技你也不行,在国内拽什么拽?’我觉得他的评论没什么错,但这话的确让我很想和魏圣美打一次。”
第一轮的冯珊珊打出了最好的自己――6个小鸟,一个破击 ――67杆也是她这个赛季最好的成绩,而那一天,魏圣美落后了她3杆。“那天我是真的想和她较量一下,以前听说她能打上300码,我还在想,那会不会是顺 风加下坡?”在LPGA也算长打球员的冯珊珊有些感慨,“打完之后,我发现她真的能开这么远。布里洛克对开球的要求很高,所以她大部分洞都只用3号木开 球,但和我的一号木距离差不多。如果打1号木,她加点力,300码应该没问题。不过我最佩服的是她的救球能力,她够冷静,总能找到最好的方法去打。虽然是 第一次和她同组,但我觉得她和我想象得差不多。下一次,我未必会打赢她,但我还是觉得我们有得打。”
第二轮+10,冯珊珊最终败给了留在晋级线之内的魏圣美,走下18洞果岭时,魏圣美走过来,给了这个“同门师妹”一个安慰的拥抱。
* * *
站在人群中的经纪人郭未眼眶泛红,和冯珊珊一路从中国走到美国,在东岸和西岸来回奔波的她显得更脆弱一些。
“我不哭,哭有什么用?”冯珊珊坚决地说。“我看得很开,你不要把它想成是大满贯。我是一个巡回赛球员,不是要靠这一场怎么样,不是一定要赢了这场,明 年才有比赛打。从奖金上来看,只要你有机会在一场比赛里拿到第二,其他比赛哪怕都不晋级,也能保卡。我看得开,因为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机会。”
那天晚上,冯珊珊坐在日本料理店里,一起吃饭的还有那驱车一小时来看她比赛的母子三人。“我不想在这个时候把自己关在酒店里,”饭桌上的冯珊珊笑容自 若,“事情已经发生了,我就只能接受它。我其实在乎,但我不能用太消极的方法去面对它,只希望下次遇到同样问题时,不要再有同样的错误。”
不满20岁的冯珊珊,在艰难的LPGA赛场上,已经快忘了泪水的苦涩。“前年为了准备资格赛,我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但第一次尝试第一关就失败了,那是 我最想哭的一次,但我也没掉眼泪。上一次在赛场上哭,应该是在国内,可以肯定的是老爸一定在场,我未必是为了比赛成绩哭,但肯定是被他骂哭的。”
比赛刚刚结束,爸爸冯雄的电话就打了过来,“我习惯把手机放在酒店里,晚上回去才看到,因为很晚了就没有回电话,直到第二天一早才接到父母的电话,”反 复给打电话却始终没人接听,冯雄紧张着女儿的反应,他既想知道那一洞的+5到底是为了什么,又害怕自己的紧张会造成女儿的压力,“我告诉他那一洞发生了什 么,他没批评我,只是说下次要吸取教训。”
冯珊珊知道,如果冯雄在现场,这一定不是他的正常反应。几个月前的纳比斯科锦标赛,冯雄和妻 子一起来看女儿比赛,亲眼看着女儿第2轮打出82杆,遭遇淘汰“。爸爸的反应好像是世界末日一样,最后我只能对他说,‘如果每次被淘汰都这样反应,我就打 不下去了。’说实话,那场比赛我真想打好,我想让他们知道我可以打好。”
http://image.xinmin.cn/2009/08/08/20090808161406347460.jpg冯珊珊:女孩不哭" TITLE="《高尔夫大师》杂志人物特写
http://image.xinmin.cn/2009/08/08/20090808161406168554.gif冯珊珊:女孩不哭" TITLE="《高尔夫大师》杂志人物特写
冯珊珊
“我不是完全不哭。在美国,巡回赛球手的生活其实很无聊,很多时候我都觉得身体上很累,但精神上却很清醒。不想走出去的时候就在酒店上网或者看电视,我喜欢看韩国或者台湾的偶像剧,看到感动的地方,也会哭得稀里哗啦。”
球场上和球场下,你可以感觉两个截然不同的冯珊珊。球场上的她成熟、冷静甚至沉闷,球场下的她却活泼天真。“我在球场上和球场下差不多是两种人。球场 上,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最好的心情状态是平静,球场上我会专心打球,很少主动跟别人说话,大部分时候只和球僮交流。场下我就会活泼开心一点,也很爱 玩,但我也说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我。”
* * *
提前结束自己的马里兰之行,周六下午,冯珊珊飞回奥兰多,她有一周的时间和教练加里-吉尔克斯特调整自己。
“这半个赛季的成绩,比去年上半年有进步,但比下半年其实退步了,” 冯珊珊很清楚自己遇到的瓶颈,“去年有5次进了前十名,但今年始终赶不上去。有时候打得很好,又坚持不住,忽然会打坏一轮。成绩起伏这么大,我一直在找原 因。如果某一轮,我一开始打不好,调整状态总是不够快,等我找回感觉时,往往已经出现了很多失误,很难再弥补回来了。我也想调整自己,希望自己在打好和打 不好的时候不要有太大的情绪起伏。”
成绩的大起大落让冯珊珊这个赛季拥有很多遗憾,塞贝斯精英赛,打完第一轮她的成绩是+3,第二天必 须打出负杆才有机会晋级。一出门却又是两个破击。“结果我连续打了3个鸟,8个洞之后就追回+2,晋级线很可能就是这个数字,按照这个状态应该没什么问题 了,接下来只要保Par就行,但我在第9洞,一个5杆洞打了破击,后来又努力追,倒数第三个洞也是个抓鸟的机会,但那一洞,我又打了个双破击。彻底没了晋 级的希望。那天的状态打成这样,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即便是经历了平淡的半个赛季,教练加里-吉尔克斯特却始终相信这个中国女孩的实 力。“ 18岁就走上LPGA,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珊珊是个机器,她比我见过的大部分孩子击球都更稳定,她完全具备成为世界前五的实力。”几周后,加里陪着 冯珊珊一起走上美国公开赛的赛场,看着学生今年第一次在周末走上大满贯赛的赛场,“她需要的是更强的斗志,她要在心里为自己树立这样的目标。只要是真正想 要的,她就一定能做到。”
加里依然记得两年前的那场资格赛,冯珊珊像战士一样,对着她的目标冲锋,“她上一次打爆一洞就是在资格赛最后 一关的第二轮上,倒数第二洞,她的球左拉进了树林,抛球之后又强攻果岭,结果球进了右边树林,找不到了。再拿5号铁,球打进沙坑。那个四杆洞,她最后打了 8杆。”冯珊珊也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的失误,她也记得自己当时的不同心境,“那一洞上果岭前我还很生气,但走上果岭的时候,我忽然就平静下来了。最后一 洞,我还推进了一个10码的长推。”
如果LPGA锦标赛的最后一洞,冯珊珊能长推抓鸟,结局就又不同。
* * *
只是,没有如果。冯珊珊即将要迎来她的20岁生日,她的压力也比以往更大一LPGA参赛卡,她还要去打日巡赛的资格考试,应付明年大大缩水的LPGA赛 程。上个赛季,冯珊珊在美国打了26场比赛,加上其他比赛,一共31场,而LPGA明年的赛程,已经确定签订合约的不过10场。
“我怕比赛不够打,LPGA有很多球员都会去考日巡赛的资格赛,大家也会做个伴。”冯珊珊倒不为资格赛过于担心,“日巡赛对LPGA的球员有些优惠条件,直接可以打最后一关的考试,考过了每年只要保证7场的出勤率,如果奖金够高,就能保卡。”
冯珊珊打过日巡赛,2003年她以业余身份参加过三得利公开赛,这场比赛后来成为了中国球员的福地,2007年张娜在这里拿下自己的第一站日巡赛冠军, 今年,叶莉英在这里拿到亚军。“那年我在三得利公开赛上打过倒数第一,不过去年我去打过一场美津浓精英赛,最后并列第16,三天比赛都没有机会和日本球员 同组,领先榜上几乎都是LPGA的战友。”相比LPGA,日巡赛的难度无疑小得多,LPGA球员的涌入多少会让日本球员们感到压力,“日巡赛胜在场地够 多,选择也多,不过,我还是会以美国赛场为主,毕竟我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而且这里奖金也更高些。”
* * *
冯珊珊在日巡赛上迎来自己第一个职业冠军的希望毕竟更大一些,当年和她同在国家队的队友杨涛丽和黄萍先后在中国女子巡回赛上夺冠,而冯珊珊却始终在等待着破冰的到来。LPGA的两年经历,让这个去年被Golf World选入今年LPGA30强的中国女孩沉静了许多。
“在美国拿冠军真的很难,虽然去年我拿过一个第二,有好几次离冠军都比较近,但最终还是没冲上去。今年有一次打完三天,并列第10,但最后一天还是掉下 去了。我觉得自己暂时没有争夺冠军的实力,拿过亚军只能说我有机会,但不代表我的实力已经够了。”承认这个事实时,冯珊珊的语气里冷静多于沮丧,或许,她 需要一个冠军来振奋自己,“我也在认真地找差距,但觉得自己好像每样都差一点,在综合的发挥上还是不够好。短杆和困难球位的处理不够成熟,LPGA锦标赛 就是这样,心理上也常常出现问题。”
这个不爱哭,不发泄的机器女孩终于觉得累了。
“我觉得自己好像连续打了两年,中 间都没有休息过,”坐在奥兰多的酒店房间里,冯珊珊倚在床上。窗外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在奥兰多的这几天,她天天练球。“去年年底,我在ADT锦标赛和申 智爱一起打练习轮,之前听说她开球很远,但那天她的一号木跟我3号木距离差不多。打完球我问她,你的距离好像短了?她说,是的,好累。”去年,申智爱是参 赛最多的女子球员,兼顾着LPGA、日巡赛和韩巡赛,ADT锦标赛那一场,她周六晚上从日本飞到美国,整整睡了一天半,才走上球场。“不过,我很佩服她, 哪怕距离短了20码,她用铁木杆攻果岭也一样准。”
如今的冯珊珊也有了相似的感觉: “去年原本没计划去打中国女子公开赛的,但回家之后还是决定去一次。因为这个比赛,我回国的头几周也没有完全放下球杆休息,比赛打完之后,我原本以为能休 息几天,但爸爸还是要求我天天练球。”LPGA新生冯珊珊当时还没有完全感到比赛的疲惫和压力,直到新赛季开始,“我后来问其他球员,原来很多人都在休假 时间完全不碰球杆,只在开赛前两周重新练习,其他人也至少要保持一两周不摸杆。相比之下,我好像连打了两年,这也算是新人的一个经验。”
“今年回家我一定要好好跟父母说说,我想放一两周假,他们应该会理解我的。”珊珊脸上露出孩子气的笑,“别人都去海边度假,可我又不喜欢游泳又晒够了太阳,我还是喜欢广州,有地方逛街,有很多朋友,吃得我也喜欢,还可以跟妈妈去做美容做指甲。”
* * *
走出布里洛克会所的时候,冯珊珊没有看到哭泣的曾雅妮。即便看到,她也不会走上去安慰,就像之前某站比赛上,当看到比她打得更好的曾雅妮在餐厅里掉眼泪时,她立刻端起餐盘离开一样。
她们其实是好朋友,甚至,曾雅妮是冯珊珊最想成为的目标。“我们差不多年龄,她从小到大就一直比我打得好,在美国也很有名,从业余到职业她都排在前面。 虽然去年只赢了一场,但那场是大满贯赛。”两个女孩子连喜欢的车也很类似,都是保时捷的卡宴,“我和她是好朋友,有时一起打练习赛,也经常到同一家餐馆吃 饭,虽然她成绩好,但私下却很随和,喜欢开玩笑。”
只是,和19岁的世界第二曾雅妮相比,冯珊珊宁愿选择另一种方式磨砺自己。“我不哭,世界没有末日,我总要打下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