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广东省妇联儿童部近日发布的一项调研显示,被调查家庭平均每月在孩子身上的总花费为
2648.29元。其中,教育支出是大头,0~3岁孩子每月教育经费支出平均达到784.31元。
一个名为“来来爸”的网友,在论坛上列出了他4岁女儿一个月的费用(单位/元):
幼儿园托费:2000;饭费:400;杂费:20;钢琴:600;轮滑:200;国画:120;珠心算:240;保姆费:1500;衣服:300;食物和零食:400;玩具、书和光盘:100;玩和看节目:100(不包括大人陪同的费用);旅游:200;教育基金:1500;奶粉:100;看病不能报销的部分:50。每个月共计:7830元。
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65683元,计算得出,平均每月工资5473.6元。
可见,养育孩子已成为家庭开支的“大头”。那么,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到底需要花多少钱?社会学家徐安琪的调研报告《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显示,从直接经济成本看,0~16岁孩子的抚养总成本达到25万元。到子女上高等院校,则高达48万元。30岁前的未婚不在读子女的总成本达到49万元。
去年6月,《今晚报》社会新闻部、《家庭·育儿》杂志等开展的“独二代”育儿现状调查显示,目前“育儿花费”成为85%家庭的主要开支,“育儿成本”呈逐渐上升趋势,也暴露出很多年轻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的“盲目”。
造成“育儿成本”越来越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购买力越来越强;二是年轻父母间的效仿、攀比,目前网上有很多“妈妈群”,通过网络交流育儿心得,很容易互相影响;三是初为父母的兴奋情绪造成的盲目性。很多准爸妈总觉得买得越多越好,并且价格越贵的东西用着越放心。结果花费不少,很多自以为的“必需品”成了派不上用场的“闲置品”。
在中国社会,家庭一直都是生活重心,孩子更是重中之重。但如今城市生活成本增大,都市年轻人生存压力较大。很多家长把物质看成是爱的全部表现形式,因此给自身增加了过多负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