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儿口水多有的是病态

(2011-05-22 21:11:09)
标签:

健康促进

育儿

    小儿流口水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一、生理性流口水:

    主要与食物刺激、乳牙萌生有关。新生婴儿的唾液腺不发达,此时看不到婴儿流口水。

    宝宝3个月时,口水的分泌量才会明显增加;

    4~6个月后开始添加泥糊状食物,食物对神经、唾液腺的刺激较强,使唾液腺分泌功能增强,唾液明显增多。

     乳齿萌生时则会对牙龈感觉神经产生机械性刺激,使唾液腺分泌更多唾液。而此时小儿口腔较小而浅,吞咽反射功能还不健全,不会用吞咽动作来调节口水,不能及时将过多的唾液吞下,导致唾液在口腔内不断蓄积而外溢。

    宝宝在高兴、嬉笑时,也会将分泌出来的口水流出口外。

  另外,不少宝宝喜欢将手指、橡皮奶头等放入嘴里吮吸,这样也刺激了唾液腺的分泌。

    随着乳牙的萌出,牙槽突逐渐形成,腭部慢慢增高,口腔底部逐渐加深,能够容纳更多唾液;加之吞咽动作逐渐训练成熟, 能借吞咽来调节口内唾液量,并能够将唾液及时咽下,流口水自然停止。

    婴儿期间流口水多属于生理性流口水,是暂时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不治自愈。

                                http://t2.baidu.com/it/u=1555124418,2322099496&fm=0&gp=0.jpg 
  二、病理性流口水:
  1.母乳喂养时间过长。将母乳喂养延长至1岁以后,甚至在断奶以后再添加泥糊状食物。这种做法不利于小儿消化系统的正常发育,常造成流口水并伴有消化不良。

  2.有些父母和亲友出于喜爱,经常捏压孩子的面颊部。这种做法容易造成孩子腮腺的机械性损伤,导致唾液的分泌量大大超过正常小儿,从而出现流口水。

  3.患有细菌感染性口炎、疱疹病毒引起的口炎、黏膜充血或溃烂,或舌尖部、颊部、唇部溃疡等口腔疾病,刺激唾液腺分泌旺盛,可导致流口水。

  4.有神经系统疾病,如与流涎相关的中枢、神经传导通路、神经受损等,均可造成流口水。

  5.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也常有流口水的现象,同时伴有智能低下、反应迟钝、目光呆滞、哭闹无常、舌头伸出口外等症状。

  当小宝宝出现流口水现象时,如果全身状况良好,胃口好,无其他异常,家长可不必担心。随着宝宝年龄稍大、吞咽及嘴唇闭合的能力增强、牙齿逐渐萌发、口腔容积深度逐渐增加后,流口水现象会自然消失。 
                               http://t1.baidu.com/it/u=1124008429,3036880172&fm=0&gp=0.jpg
  宝宝流口水期间,家长要为其勤换衣服,用柔软的手帕或纸巾擦口水,保持下颌清洁干燥,以防止口水刺激皮肤引起皮肤炎症。若宝宝的唇周、下颌及颈部皮肤发红、糜烂甚至脱皮,家长应用温水帮宝宝轻轻清洗,保持干燥,然后在局部涂上软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高热惊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