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流口水实用小方

(2011-03-03 14:12:27)
标签:

健康促进

    流口水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现象,传统医学认为,导致流涎的原因不外脾胃虚寒和脾胃积热之两端,治疗上宜首辨寒热,随证施治。

    1、控涎丸

组成:乌药100克,益智仁100克,石榴皮50克。

用法:共研细末,用酒煮烂之山药150克糊匀为丸,每服4克,日服3次,淡盐汤送服。

功效:温脾燥湿收敛。

主治:脾胃虚寒之流涎。症见口角流涎,涎液清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

来源:《中医儿科学》。

    2、二术汤

组成:白术10克,苍术10克,人参3克,乌梅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频服。

功效:健脾燥湿。

主治:脾胃虚寒之流涎。症见涎液清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面色萎黄。

来源:《中医儿科诊治验篇》。

    3、黄连儿茶散 

组成:黄连4克,儿茶12克。

用法:共研细末,匀分4份,每日早晚各服1份,以梨汁调匀吞服。

功效:清胃泻热,燥湿涩涎。

主治:脾胃湿热之流涎。症见口角流涎,稠粘腥臭,口角赤烂,颌下皮肤红赤。

来源:《四川中医》。

    4、抽薪散

组成:吴茱萸3份,胆南星1份

用法:共研细末,取药15克用陈米醋调成糊状,敷贴涌泉穴,男左女右,睡前敷药,次日晨取下。

功效:温补脾胃,渗湿除涎。

主治:小儿流涎症。

来源:《小儿外治疗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