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一
当五十年一遇的大水冲垮了江西省唱凯堤时,唱凯镇这个有着美好内涵的地名变了味道。小镇上,水没过了整整一层楼,冲散了人们家里的一切。
然而,大水能改造大地,却并不能卷走人们的乐观,不能撼动人们对于生活的信仰。
“我不发愁。这已经比82年好多了。”
“我们这里本来就低洼,天然的泄洪地。这里被水淹了,其他地方就安全了。”
我们有幸,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里,还有这么多足以让我们用一生去感怀的话语。
【小小的延伸】挫折是生命的诗,恶雨(语)是生活的料。不能因为一两次的幸运就把幸运当成一种生活的习惯,也不能因为眼前的困境就把困境当作一种生存的状态。
二
正是白洋淀赏荷花的时候。
微风送来清香,沁人心脾。我正凝视着眼前的一朵待放的花苞,忽然听到远处有人喊:“哎,别光看这儿哟,远处还一大片好看的呢!”
我随着话音抬起头,果然,在远离行人通道的河塘上,还有许许多多美丽动人的花朵。这样由近及远的望去,高下开合,多样生姿,层次鲜明,别有一番意趣。
让我又惊又喜的是,我发现,启发我也启发了所有人的,是一个孩子。
【小小的延伸】正如每一朵荷花同样美丽,每一个孩子同样值得关注和尊重。就算她没有长在岸边,也能成为一片荷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再小小的延伸一下】
没有想到自己的东西收获了如此多的关注。在此当然要感谢每一位留下自己见解和没有留下但已经形成并分享了自己见解的朋友。无论你的见解是什么,你的表达方式怎样,至少,你们的关注,都是我成长的养料。的确,我不乏自豪地承认,我还是个孩子。
其实我只是想和各位朋友分享一下自己的经历,希望着能给学弟学妹们带来小小的帮助,帮助他们一步步走好自己的路——这是我认为自己的价值所在。其中外因的分析,是几位美国亲人和朋友(其中有几位是大学的招办工作人员)调侃式的安慰,可能有些言过其实,只是提供一个问题的侧面,观点供朋友们自己取用。内因的分析不在于几条对,几条错,而在于一种自我解剖与大家分享的勇气,如果没有得到认可,朋友们不必义愤填膺,更不必损人或者损我们的教育。话语永远不是用来伤人的,抱怨从来都在实际行动面前变得苍白。如果有人不信任我们的世界,不信任我们的国家,我愿意用一生的时间、用自己的拼搏还给他这份信仰。如果有人认为几句恶语可以宣泄自己的情感,我愿意告诉他,其实,微笑是更好的手段。如果我们能相见,如果他大声说:“我还损过你呢!”那么我一定笑着告诉他,我们可以做朋友,告诉他理解和尊重是快乐的源泉,告诉他我们不妨先相互认识一下,然后再尽情向对方表白。我愿去了解每一个人,去成为每一个人的朋友,回馈每一个人的关注,帮助每一个我能帮助的人——前提是我们需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
(内因补充一点遗忘的:我传真的Stanford和Caltech的文件寄串了,最后两所学校直接拒掉。请大家注意这点细节。)
(再补充一点吧。其实我家里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我想到的只是给家里减少些负担,所以每所学校都要了全奖。不过不是每所学校都会给国际生全奖的,具体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在申请前有所了解。)
这件事可以pass了吧。状元、主席的光环总是会退去的,我觉得我们的责任是为社会留下些正面的回忆。我把申请的过程当做一次发现自我的梦幻旅程,结果现在看来真的不重要,因为我做到了在两个月里调整好心态,面对新的挑战,因为其实waitlist也是一种小小的成功。炒作真的没必要,更不能通过这一个案例就不完全归纳而上升到国家的教育问题。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不能承认我们简单的几个论断和推衍,什么都不能太绝对。当然这方面我自己也需要进行反思。我只是觉得,也希望朋友们能够相信,人生为一大事来,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需要相信自己和自己生活的环境。批判精神固然重要,但它也会让人于茫然中迷失自己;而信仰总比怀疑更能让我们有实现“让祖国富强,让人类进步”(源自清华大学夏清教授的启发)的目标的动力。
有几个朋友向我抱怨,觉得网上有些话他们看到都感到难受。那我想,我们不妨换一个思考角度,把目光投向每一个孩子,特别是那些受到自然灾害影响的孩子,帮助他们,祝福他们,启迪他们,而不要过多地用成人的视角吓唬他们。
他们,都是美丽动人的荷花。
我们,也都还是朋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