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middle/68f9bb51ga2e9daebf71b&690
不丹国旗呈长方形,长和宽的比为3:2。国旗由橘红色和金黄色的三角形为背景,加上一颗抓住四颗白珠的龙。金黄色象征国王的权力和作用。橘红色是僧侣长袍的颜色,象征佛教的精神力量。龙身上的白色象征忠诚和纯洁的礼赞。龙爪上的四颗白珠有威力和圣洁之意。http://s1/middle/68f9bb51ga2ea62f75ab0&690
不丹的圆形国徽以两条风格独特的金龙为主体,两条相向的金龙象征权力和尊严,前爪托着一束光明之火。巨龙周围雷电霹雳,象征佛教的权威。国徽外面是一条环带,上面的文字意思是“光荣的不丹不可战胜”。
不丹王国简称不丹,是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内陆国。人口约70万,面积3.8万平方公里,首都廷布。不丹以龙为标志,有一定的历史缘由。
公元7世纪,北印度的迦摩缕波王朝统治不丹。650年以后,不丹被西藏吐蕃王朝统治达200年之久。直到清朝时,从吐蕃分出,成为清朝的一个附属国。8世纪,西藏僧人莲华生将佛教传入不丹。其后,到不丹传教的西藏喇嘛不绝,移居不丹的藏人随之增多。12世纪以后,先后从西藏到不丹传教的喇嘛有加瓦·拉南巴,帕卓·杜果姆·希格布,隆钦巴·德果梅·欧泽。他们统治过不丹西部和中部一些地区。17世纪以前不丹境内宗教政权林立
,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
1616年西藏佛教竺巴派领袖阿旺·纳姆伽尔来到不丹。提起竺巴派,得从元朝说起。元朝凭借铁骑征服欧亚大陆,其中包括西藏吐蕃。当时信仰白教(藏传佛教的分支)的帕木竹被封为万户侯,拥有和管理13万户,建立具有一定自治性的帕木竺巴政权,在西藏统治265年之久。帕木竺巴被明王朝赐王号和龙旗,与明王朝相始终,形成竺巴派。竺巴的意思是龙。直到今天,不丹也称为“竺域”,意思是雷龙之国。明朝末年,天下大乱,黄教趁机抢占领土。在危机时刻,当时的领袖阿旺·纳姆伽尔带领众多信徒来到不丹。
到了不丹以后,阿旺·纳姆伽尔靠着四脚神龙的帮助,先后战胜宁玛.拉巴.南因巴等教派。崇拜龙的竺巴派成为不丹的国教,龙成为不丹的保护神。阿旺·纳姆伽尔是第一位统一不丹的领袖。他被不丹人民尊称为沙布隆(法王),即最高宗教和政治领袖。集神权和政权于一身。1650年成立宣政院(伦吉措克),管理国政。其最高官员称德布(天王),由贵族选举产生。不丹成为一个僧俗同掌政权的国家,由宗教领袖沙布隆和世俗领袖德布共同执掌国政。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全国划分为中.东.西3个管理区,区内设本洛,即省长。区下设县,设宗平,即县长。1637年,阿旺·纳姆伽尔制定宗教制度。最高宗教职位叫基堪布(大方丈)。每个寺院的主持称翁泽。阿旺·纳姆伽尔按照佛教教义治理国家。制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查伊克法,禁止征收除自愿贡献以外的任何物品。他鼓励商业.手工业的发展。1651年,阿旺·纳姆伽尔去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