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包装的学问》说课稿

(2011-06-13 10:38:27)
标签:

宋体

包装的学问

华文

长方体

包装纸

教育

分类: 说课反思

《包装的学问》说课稿

                       龙涤小学       李海波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包装的学问》。

    一、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体特征及表面积计算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几个相同长方体组合成新长方体的多种方案以及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教材安排这一内容,主要意图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以上的认识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探索多个相同长方体叠放后使其表面积最小的最优策略。(2)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策略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渗透节约意识。

教学重点是:找出各种包装方案中的最优方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是:合理策划包装样式,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会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对一些组合立体图形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表象认识 ,初步具备一定的猜测、归纳能力。

三、设计理念

《新课标》中提出:“要让学生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在设计时我努力做到了以下几点:(1)体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2)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3)体现全员参与。(4)及时评价,激励学生。

四、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采取个人自主探究与小组学习的有机结合。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亲历性,问题让学生去揭示,方法让学生去探索,规律让学生去总结,充分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学思想。同时,对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教师要适时进行引导,合理利用。

五、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伊始,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礼物是人们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你们收到或送出过礼物吗?当你把精心选好的礼物送给别人之前,你会做些什么?

学生自然会提到“包装”,接着,让学生欣赏一些礼品盒的包装。(课件演示)

这些礼品盒的包装漂亮吗?在包装时除了要考虑它的美观性以外,还要考虑什么呢?学生会说到节约,这节课我们就从节约的角度来研究包装的学问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包装不仅要考虑美观,还要节约,从而切入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在这一环节,我首先出示一道准备题:同学们看,笑笑正在包装磁带,你能计算一下包装一盒磁带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吗?(接口处不计)学生知道需要多少包装纸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盒子的表面积,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准确的计算出来。此题的设计,既复习了旧知,又为学习新知做了铺垫。

接着,我会出示这样的问题:如果将这样的两盒磁带包成一包,怎样包装才

能节约包装纸?(接口处不计)

这里,我会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明确要求:(电脑演示)

利用画图或长方体学具摆一摆,有几种不同的包装方法?

②每种方式各需要多少包装纸?

③哪种包装方法最节省包装材料?通过实践,你们有什么感受或发现?

学生小组学习后,我会让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预设学生会有

3种方案。(演示)

每一种包装方式需要多少包装纸,你是怎样计算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

接着,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前面的操作、计算和比较,你们能很快地知道用哪一种包装方法最节约吗?它有什么规律呢?

同学们会根据我的提问,展开积极的思考。学生会这样回答:

 当两个长方体组拼在一起时,肯定有两个面重叠起来,重叠的面的面积越大,露在外面的面积就越小。因此包装时最节约。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会给予恰当的、鼓励性的评价,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此环节的设计,从一盒磁带的包装引出两盒磁带的包装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摆放、计算、发现、交流,使学生经历学习活动全过程,初步体验包装策略的多样化。

(三)进行验证,完善规律。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由实践——发现——验证——总结这样的过程,学生在前一个环节中已经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了规律,因此在本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验证。

将三盒磁带包成一包,共有几种方案?怎样包装才能节约包装纸?(接口处不计)这道题,我会组织每一位学生进行摆一摆、想一想、算出最优方案。此时,学生对于包装的问题已经有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因此,可以让学生将前面总结出来的规律进行完善,突出了教学重点。教师板书:重叠面积大的面,会节约包装纸。

(四)综合实践,提高能力。

在这一环节,我一共设计了两道题。第一道题:如果把4盒磁带包装成一大盒。怎样包装才最节约包装纸?此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学生汇报时,教师多媒体演示:学生根据前面总结出来的规律,会立刻回答出是第一种方案。为了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灵活,我将本册书前面整理复习三中的第3小题稍加改变,变成这样一道题(出示)学生会在操作中发现,此题最节约的包装方式是这样的(演示)从而使学生明确:在有多种摆法的包装方案中,要视图中给出的长、宽、高的具体数据才能决定节省包装的最有方案。此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在运用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得到最优方案,也突破了教学难点。

    (五)课堂总结。

这一环节,我会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习体会。然后送给学生两条名言。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整堂教学,都以问题情境贯穿始终,力求教学流程的完整与和谐,建构了问题情境——猜想验证——解释应用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