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等量代换》评课

(2011-06-12 18:48:39)
标签:

等量代换

宋体

砝码

数学思想

苹果

教育

分类: 教学评析

                      《等量代换》评课

                       -----刘国恒

等量代换是一种很抽象的数学思想,只有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生动有趣的呈现出来,他们才有可能感知、领悟。因此,利用多媒体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加以直观地显示,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属性,促使他们了解掌握相对完整的知识形成过程。卢海燕老师能从古代曹冲称象进入课题,同时利用媒介让学生观察知道了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重量。像这样在数学上就称为等量代换。接着出示天平称,实物图,文字叙述来解决等量代换。教学环节自然流畅,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形象易于理解。如:把用4个苹果等量代换11千克砝码的过程演示出来,使学生深刻理解一个西瓜和16个苹果同样重的道理,从而比较容易的理解了这个学习的难点。有些学生抽象的想象有困难时用用画图的形式或摆图片的方式表现出来,使等量代换这个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变为学生自己可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比较容易地找出了三者之间的等量关系,并且在这个环节多让学生说说代换的过程,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提问:西瓜和苹果没有直接的等量关系,但他们都和谁有直接的等量关系?要求1只西瓜和多少只苹果同样重,首先要知道1只西瓜和多少个砝码同样重,再利用砝码和苹果的关系进行等量代换。这里不但要强调一个砝码可以用4个苹果来代替,更应强调4个砝码可以用多少个苹果来代替,或4个砝码可以用多少个苹果来代替?也可让学生同桌交流等量代换的过程,以好带差。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实物图片”出示直观形象,有利于学生理解题意。在教学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类比推理,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既培养学生的顺向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计算方法。

值得探讨的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的领会转化思想,重点要抓住中间量来等换,而老师有点注重方法多样化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