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2011-06-12 18:32:11)
标签:
gb2312宋体小数点小数的初步认识表示杂谈 |
分类: 说课反思 |
《小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
一、
2.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的知识结构这样有层次地呈现,体现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分层渐出,既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利于学生学好课本知识。
(1)
识一位小数,并理解小数含义,掌握读、写一位小数的方法。由此,可确定为本课时的知识目标。
(2)
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理解小数含义,把某些分数改写成小数,提高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作为本课时的能力目标。
(3)
不变,相互转化的思想教育。可作为它的情感目标。
(1)
(2)
(3)
二、
三、
四、
小数的初步认识
0.40 , 29.90 , 160.81 ……叫做小数
小数点
18厘米=0.18米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做一做”第1、2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小数。
2. 学生会正确地读、写小数。
3. 学生能把以分米、厘米、毫米做单位的数改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来表示。
4. 学生初步了解分母是“10”“100”的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5.
学生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小数表示数量。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师:同学们,有个小朋友想请大家帮助他,你们愿意吗?事情是这样的,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到超市去购物可是他却看不懂商标上的价格,同学们愿意帮助他来认一认商标上的价格吗?(愿意)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播放录像:超市或商场各类物品及其价格。)
2. 课件出现食品及价格。
师:商标上的价格是多少钱?(学生自由发言)
3. 刚才同学们帮小红说出了商标上的价格,她可真的要感谢咱们班同学。那么,同学们你们观察一下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标价,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发现了,你说说看?
4. 教师指出:都有一个小点,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带有小点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小数,刚才看到的小数多不多。很多很多。这些都叫做小数(板书:小数)
今天这堂课我们就来认识认识这些小数,好不好。(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1. 认识小数。
师:刚才同学们都发现,小数中间有一个小圆点。在分数当中,中间有一条线,我们把它叫做分数线,在小数中这个小圆点,猜猜看它叫什么?它就叫小数点请注意它的位置.
(板书:小数点)
2. 读数。
师:同学们,你们会读这些小数吗?
谁来大胆的读一下第一个小数?他读的对吗?你能再读一读吗?大伙跟他一起读一读。
老师有个问题:刚才在读这个小数的时候,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在读法上有区别吗?说说看有什么区别
小数点左边的读法(是连起来的)和我们以前读法一样,读几十几,小数点右边的数(分开的)是几就读几。
师小结:小数点左边的读法(是连起来的)和我们以前读法一样,读几十几,小数点右边的数可不能这样读(分开的)是几就读几。这个小数会读吗?齐读160.80
(请学生尝试读板书中的小数,读错的地方由教师或学生加以更正。)
3. 读钱数
⑴商标上这些用小数表示的价格你会读出来吗?同意吗?真好!(课件出示)
读的好不好?看样同学们真的会读小数了。我们会读标签上的价格,这些价格到底表示几元几角几分,你们知道吗?
⑵(课件出示)货架上列出了三种商品的价格,它们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请同学们打开书88页,填写88页上的表格,要求是先轻轻的填出标签上的价格,在标出几元几角几分,(学生在书中填写)
①你想报出那种商品的价格?先读一读用小数表示的价格,有没有不同意见?大伙的价格和他一样。(课件出示)
②你想报一下谁的价格?先读一下小数。
③最后一种牛奶的价格谁来报?
④谁和老师电脑上显示的价格一样的举手,看来大家明白了用小数表示的商品到底是几元几角几分。
⑤看这三种商品,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的是什么?(表示几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数表示的是?(一起告诉我)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数表示的是?(几分)看来大家的确了解了小数表示的商品到底是几元几角几分。
4、学具中的小数。老师想请同学们在自己的课本和铅笔盒里找一找小数?
找到了吗?生:
他发现铅笔签上有小数,
生:数学书后面有小数。
大家打开数学书的后面看一看,大家一起读一读。这本书的价格是5元5分。
(二)教学例1
师:(谈话引入)同学们,刚才有同学发现咱们的铅笔芯有的是0.5mm(毫米),还有的是0.7 mm(毫米),除了毫米外,我们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 用小数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数。
(1)师:老师想让同学们比划一下1米有多长?
那1分米有多长?也请比画一下。
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那其中的一份就是1分米,它占1米的多少?1分米可以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来表示是1|10,(板书)当然它也可以用我们今天认识的小数来表示,0.1米。(板
书)小数点后面的1表示什么?0.1米就是什么?
⑴大家再用手势告诉我1厘米怎么表示?想想看这1厘米占1米的几分之几?占1米的100分之一,用分数表示就可以写成(板书)
⑵分米可以用0.1米表示,动脑筋想一想,1厘米用小数表示该是多少?(有个学生说是0.1米,有个学生说的是0.01米,)
⑶小数点右边第二位上的1表示什么?厘米。既然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1|100;用小数表示是0.01,那么3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用小数来表示应该是多少米呢?大家告诉我。
⑷老师把试题的难度加大一点试试看行不行呢?18厘米(板书)用米作单位用分数怎么表示?同意吗?很正确!用小数来表示应该是多少米?同学们谁能告诉我33厘米用米作单位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⑸(练习)谁愿意说一个厘米数?谁来回答他等于多少米?你再说一个,你来回答。
我们反过来,0.55米等于多少厘米?
⑹想不想考考你的同桌?同桌之间轻轻的说一个厘米或一个米让他来回答
⑺学生自由同桌活动
3. 我们刚才提的厘米数都不超过100,我们的身高都超过100,我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现在的身高?分小组测量自己的身高,并将身高记录下来。(学生活动)
师:你的身高是多少?131厘米,你能告诉大家是几米几厘米吗?大家看,用今天学习的小数应该怎样表示呢?
板书:1米38厘米=( )米。
小数点左边的1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问:你是怎样想的?你们能用小数表示自己的身高。(汇报)
4. 师小结:我们在表示长度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发现,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的是什么?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的是什么?
三、巩固新知
(一)猜谜语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想请大家来猜一猜,听老师的语言描述,猜猜他是哪种动物?。
1、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动物,他有着长长的脖子?才出来了吗?看看对吗?(课件)
这只长颈鹿叫乔治,他是距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长颈鹿,想知道他有多高吗?
把6米9厘米用米做单位,用小数来表示。(板书6.90还有一个6.09)指出错误,从刚才总结的规律讲起,让错误的同学改正。看来谁写错了,能改正过来吗?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的是厘米。
2、第二种动物他长得很漂亮,它是一种鸟全身雪白,就是因为头顶上的皮肤搂露在外面程朱红色,因而得名?我们看一下(课件)它们好看吗?很美丽!丹顶鹤的体长是1米20厘米。你能用米作单位用小数表示它的体长吗?1.20米表示非常正确,还有不同的写法吗?还可以写成1.2米,能解释一下吗?你的想法实在是太好了?
3、下面这个动物大家都认识,有关他的数据。(学生轻声读)一只鸵鸟蛋大约有多重?小数不但可以表示长度,钱数还可以表示重量。
4、它是世界陆地上最重的动物?它的高度?重可达?
(二)展示汇报
有没有发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小数?事前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调查,你把你搜集到的有关小数的资料能告诉大家吗?
四、全课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了解了哪些小数知识?学生回答,教师加以总结。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本次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我上课的内容是《小数的初步认识》,初看觉得很简单,但细细地去思考,引发很多的困惑,促使我深深地去思索,去实践,去深入反思,启发感想颇多,有柳暗花明后的飞跃。下面谈一点体会。
1.
说到这一点,很落入俗套,老掉牙的论谈了,但我仍然认为它至关重要,只有研读教材,联系上下相关的知识点,沟通它们的联系,找出知识发生发展的联结点,进行通盘考虑,才能体悟编者用意,做到心中有本,在课堂上,教师才能更加挥洒自如,尽情展示教学魅力,品味成功教学的喜悦。
重点是第89页上面的一道例题,把十分之几米写成零点几米。先从两名学生测量课桌面的长与宽的情境中,提取新知识的生长点——
米和
米。再告诉学生
2.
小数的引入是因为在生活实际中经常会遇到“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米数,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分数”这样的问题而产生。因此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小数的现实生活作用。于是我一开始结合帮助小红解决问题,去超市这一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切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带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3.
实施有效迁移
数感是一种重要的数学素养,初步建立小数的概念,建立小数的数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是本节课的重点,那么如何建立呢?要通过知识间的有效迁移去达成。这个迁移点首先就是分数的知识,分数的学习对小数的学习特点是小数意义的理解有直接、显著的影响。在例1中“5分米和4分米分别是几分之几米”是学生已有的知识,只要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回忆和思考,就不难解决,然后不妨直接告诉学生:“
4.丰富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关于学习方式,应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特点,去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方式。本节课中,例1的教学选用了尝试讲述法,把小数直接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经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操作、交流、讨论,以直观到抽象,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还伴有同桌、小组内的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去优势互补,充实认知。
5、合理设计习题,最大限度发挥习题的功能
首先本节课课本上的习题编排就非常巧妙,一个习题一个要求,教学时要善于利用,好好挖掘,发挥更大的价值。同时,结合实际情况,也增添了一些习题,如对口令、猜谜语游戏,既活跃气氛,又更好地建立了小数的概念,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在读一读中进一步感受到小数与我们密切相关;判断各是什么数,试图让学生在辨析中更加清晰整数、分数、小数的内涵。
6、本节课的困惑
课上完了,我一直在思考:本节课还有哪些不足之处?还用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教学流程方面还是比较简单、比较流畅的,但总感觉缺少点什么,感觉挖的深度还不够,特别是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这一块上,虽然在自学问题中提及了,但在课上并没有去解决它,因为教材在四年级还安排了一节《小数的意义和产生》,是把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在这一课中沟通呢?还是把这一知识点安排在以后再研究呢?对于这一目标的定位总是举棋不定,还值得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