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乘除两步计算)说课稿
(2011-06-12 18:16:34)
标签:
阿城宋体乘除解决问题知识解决杂谈 |
分类: 说课反思 |
“解决问题”(乘除两步计算)说课稿
阿城区龙涤小学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下册59页的例4《解决问题》(乘除两步计算)
一、说教材。
二年级下册59页的例4《解决问题》(乘除两步计算)这节课的教学起点是在学生学会了用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和用乘、除法计算解决问题,并且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的基础上,应用学生已掌握的表内乘除的知识来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确定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2、过程与方法:在情境中,通过观察、讨论、尝试、合作、交流等体会乘除两步计算问题的解决方法,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真观察、仔细思考、积极尝试、主动交流,愉快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学会运用表内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相应的书写格式。
教学难点:
运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1、教学理念
(1)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解题,在此基础上合作交流以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样能留给学生思考、探索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应具有主体性、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再只充当知识的接受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探索,思考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与同学 和老师合作交流,讨论,共同发现新知识,以达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
(3)、让数学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感情交流的过程。
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学生不能只做听众,必须动起来,要动起手来操作数学,动起笔来推演数学,动起脑来思考数学发现数学质疑权威,动起口来讲数学和与同学老师讨论数学;数学教学要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往,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使学生学会交往,逐步建立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教学中采用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的方法,使每位学生成为主体发言的对象,成为很好的倾听者。
2、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是对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
3、教学方法
教学中力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主动自学,学生积极动脑、动口、动手;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为主线。 强化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创造才能,保证课堂训练的密度。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4、学法指导: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本课对知识与技能目标进行了分层设定。要求:中上学生能独立看懂图意,找到中间问题,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能把思考方法清晰地表达出来,在掌握分步计算方法的同时掌握综合算式计算方法。中下学生能基本看懂图意,找到中间问题,解决问题,初步掌握综合算式计算方法。特殊学生在同学的帮助下能理解图意,找到中间问题,学会一种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中能根据课堂的各种不同形式进行灵活处理。
三、说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是教师具体施教的步骤,是教师教学设计的体现与教学思想的展示过程。
第一环节:
在新课导入时,利用课件出示主题图。
1、提出问题:
让每一位学生真正理解题意。可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请每一位学生先观察两幅图,然后在组里说图意。全班汇报
(3)、学生提出问题后,课件出示问题:
“我们要这么多人要坐几辆车?”
通过以上活动,不但使每一位学生对题意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题意的能力。
2、采取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各自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尝试进行解答。
3、组织交流反馈:
(1)你是怎样解决的?
教师板书学生出现的几种方法。
可能直接用图中的12÷3=4(辆),
有的可能会用分步解答:先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4×6=24(人),
再算需要几辆碰碰车?用24÷3=8(辆)
有的可能利用综合算式直接作答。显然,至少有一种解答是错误的,关键在于小朋友们到底是几人呢?
(3)如果班上没有列综合算式解答的,教师可引导:“能将6×4=24,24÷3=8合并成一个算式吗?”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用整体的较为简洁的综合算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当然在这里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一定要列出综合算式来解。使学生初步具体情境中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会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运算。讲解综合算式的递等格式,讲清书写过程与完整的格式。
在这个环节中,教学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尽量让学生认真动脑,主动探究和积极表述,力争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全班汇报等多形式的开放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注意信息的选择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注重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发展。
第三环节:巧设练习,培养能力。
在练习题设计上,紧扣重点、难点,兼顾了习题的层次性、针对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首先是巩固新知的基本练习,出示学生做游戏图:解决问题:“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
学生独立解决,明确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先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然后是新旧知识综合题:出示教师分矿泉水图。学生观察图,提出问题:“平均每人分几瓶?”你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解决。
多数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个别学生会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
自己学会寻找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结合情境理清运算顺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知方法的多样性。
提高练:出示小棒组成的图形图,独立理解图意,解决问题
独立做、汇报。
全体学生在不同层次的练习中,获得成功感,激发学生课外学好数学的欲望。同时为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训练的兴趣,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培养学生思想的求异创造性,使学生在练中学,得到充分表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四环节:总结全课 升华主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同学们能体会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计算才能得到合理的结果。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理念,更应是我们老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懈追求。通过解决问题,能使学生切实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是我追求的目标。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乘除两步计算)
24÷3=8(辆)
=8(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