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芭白毛女走过50年

(2014-05-10 05:37:01)
标签:

历史

图片

休闲

杂谈

收藏

分类: 电影文艺戏曲

上芭白毛女走过50年

           上芭白毛女   走过50年    

 

 上海舞蹈学校教师胡蓉蓉和上海戏剧学院教师叶涛为芭蕾科表演课编排小品,内容是喜儿下山取供品的片断。

 1964年元旦过后,上海市舞蹈学校决定将歌剧《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剧,成立了由校长李慕林、编导胡蓉蓉和作曲家严金萱组成的创作小组。

 1964年5月,经过4个月夜以继日的创作和排演,芭蕾舞剧的最早雏形―由蔡国英、顾峡美等主演的小型芭蕾舞剧片断《白毛女》在当年“上海之春”文艺汇演期间,进行了实验性的演出。

 

上海市委宣传部和文化局,特地从当地的其他艺术团体先后抽调出许多杰出的艺术人才,如著名戏剧家黄佐临担任艺术顾问,胡冠时、杜时象、陈本洪进行舞美设计,樊承武担任乐队指挥,张鸿翔负责音乐配器,编导队伍又增加程代辉、林泱泱,主管这项工作的杨永直、孟波也直接投入了具体的艺术创作。

上海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十分重视,特地从当地其他艺术团体先后抽调艺术人才,如著名戏剧家黄佐临担任艺术顾问,胡冠时、杜时象、陈本洪进行舞美设计,樊承武担任乐队指挥,张鸿翔负责音乐配器,编导队伍又增加程代辉、林泱泱,主管这项工作的杨永直、孟波也直接投入了具体的艺术创作。主要演员:顾峡美、蔡国英、茅惠芳、石钟琴、余庆云、凌桂明、欧阳云鹏、董锡麟、孔令璋等。剧组还邀请京剧大师周信芳前来指导,他辅导扮演杨白劳的演员董锡麟如何塑造人物,如何走台步。 

 

1964年5月14日,经过第二轮重新创作修改的芭蕾舞剧,由原来的一幕改成了八幕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在第六届“上海之春”亮相,首演于上海徐汇剧场,轰动一时。 

上芭白毛女走过50年

 

上芭白毛女走过50年

 

艺术指导:黄佐临。

编导:胡蓉蓉、傅艾棣、程玳辉、林秧秧;

作曲:严金萱(“北风吹”等系歌剧原曲);

配器:陈本洪、张鸿翔、陈燮阳;

舞美设计:胡冠时、杜时象、朱士扬(景),张小舟(灯光);

乐队:上海舞校管弦乐队;

伴唱:上海广播文工团;

独唱:朱逢博、刘文炳等;

指挥:樊承武、陈燮阳。

 

主演:蔡国英/余庆云(喜儿)、顾峡美/崔荺(白毛女)、

凌桂明(王大春)、孔令璋(赵大叔)、董锡麟(杨白劳)、

徐珏(张二婶)、王国俊(黄世仁)、陈才喜(穆仁智)、傅艾棣(黄母)。

 

1972年,舞台艺术片 — 芭蕾舞剧《白毛女》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桑弧;

编剧:上海市舞蹈学校《白毛女》剧组;

摄影:沈西林。

 

上芭白毛女走过50年

上芭白毛女走过50年

 

 主要演员:茅惠芳(喜儿)、凌桂明(大春)、石钟琴(白毛女)、钱永康(赵大叔)、董锡麟(杨白劳)、徐珏(张二婶)、王国俊(黄世仁)、陈旭东(穆仁智)、傅艾棣(黄母)。 

 

上海芭蕾舞团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 

上芭白毛女走过50年

千锤百炼 — 上海芭蕾舞团排练大厅。 

上芭白毛女走过50年
(图片来自 :@上海芭蕾舞团

 

图片感谢原创摄影! 

 

文字资料参考 :子叶 blog.sina(新浪博客) 

 

2014 - 05 - 10  于 西雅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上海-胶州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