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路

标签:
历史休闲时尚文化汽车 |
分类: 上海公共交通 |
1926年11月,法商电车公司17路无轨电车开通,由昆明路至斜桥。2007年2月,17路即将报废的普通电车大幅度减少,后在舆论呼吁下,陆续有3辆左右的普通电车上线维持运行,到了2007年5月,已经运营80多年的老牌 17路被改为 汽车路线。
在2007年2月10日前,它们还在上海最长的无轨电车线路上优哉游哉地行驶着;而随着17辆申沃高档空调汽车的上岗,这22辆“老态龙钟”的电车一夜之间全部宣告退休,只留下一段段已“无用武之地”的架空线,在那里向世人无声地诉说着近80年的风风雨雨。
然而,发生在17路上,这看似平常的“电改汽”举动却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企业应该从历史沿革和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把这条电车线路继续保留下去;而企业也有充分理由表明,这一改变确实已给乘客带来了好处。
2007年2月初,公交17路所属巴士新新公司对线路车辆进行全面更新,达到报废年限的普通电车被申沃高档空调汽车所替代。然而,对于这条有着80年历史的超长电车线路“是走是留”,业内专家、公交企业乃至市民乘客均各有看法,引发了激烈争议。
记者在17路复兴中路站看到,在接连驶过两辆空调公交汽车后,一辆稍显破旧的电车紧随着缓缓进站。朱老伯是这辆电车上为数不多的乘客之一,他告诉记者,由于身患较严重的痛风病,他每隔两周就要去曙光医院看中医开方子,而从月初开始,17路全面更换新车并基本“全空调化”后,其出行成本较之前翻了一番。“印象中在春节期间17路就恢复了普通电车班次,但基本上都安排在客流很低的时段,所以车并不多。”朱老伯告诉记者,对于像他这样只乘坐三四站的短途乘客而言,仍希望17路保留一定数量的普通电车,以减少出行开支。
“17路车辆配置更新后,原先乘客投诉反映较集中的班次间隔问题已基本绝迹,但确有不少低收入者以及老年人对单程2元的票价存有意见。”巴士新新有关负责人昨天表示,在得到市民反馈后,公司随即调拨4辆普通电车编入17路车队,并安排在非高峰时段运营,以尽量满足不同层次乘客的出行需求。
“目前临时上线的电车已接近报废期限,相关车辆更新手续也已在办理进程中,在今后一至两个月内,这些电车也将先后退出运营。若不出意外,届时这条电车线路将宣告结束。

当时,17路由二家公司经营,二家公司分属在二个租界内,北面英商电车司售人员(英租界)、南面法商电车司售人员(法租界),到了延安东路(大世界)相互交换。
口
最后的上海17路。
上海最长的无轨电车线路“电改汽”,有关部门称是否违规还需调查,17路电车80载“退市”惹争议。
(2007年5月,17路电改汽(行驶),这里的架空线网被无期地闲置了。)
http://why.eastday.com/q/20070216/u1a258722.html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
2014 - 03 -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