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明清瓷器器型鉴赏——盖缸(下篇)
(2010-10-13 20:07:23)
(奚风瘦马原创,2010年10月13日初稿)
二、晚期盖缸的发展及器型特征
上篇述及乾隆时盖缸已式微,目前所见多为外销的小型器,且数量已经很少。
与粥罐的发展规律出奇的相似,清代晚期盖缸却又以另外的面貌,忽然兴起了。
晚期盖缸总体还是延续了早期盖缸的特点,典型器型特征为:器身直口,深腹下敛,圈足。圆盖,上有环形抓钮,子母口。与早期的典型器型相比,主要区别是:一、整个盖面较圆,使得器型总体的节奏感与力量感大为削减;二、盖的口部不再起沿,与器身浑若一体,使器型显得较为稚拙;三、抓钮明显增高,虽然提捏方便,却不如早期器型来得协调了。
晚期盖缸在典型器型的基础上,各部分比例与细节多有变化,并衍生出些许新造型,现分述如下。
1、
出沿盖缸
道咸时期偶见一些盖沿微沿或外撇的盖缸,显然为早期盖缸之余絮,非晚期盖缸的典型造型。下图盖缸,纹饰时代特征极为明显,断道咸应无异议。
2、咸同大盖缸
咸同时期常见一种体型均较硕大(相对晚期来说)的盖缸,通高20cm左右,胎体厚重,所见通常为青花刀马人物题材。下图为瘦马旧藏青花西游记故事盖缸,高19cm,从青花发色和修足特征分析,咸丰特征较为明显。
3、标准晚期盖缸
如本篇第一图所示,也是目前最常见的晚期盖缸造型,从青花发色与纹饰特征分析,清晚各代均有出品。一般认为器型矮而敦实者,时代稍早,多以青花为主。器型细节多有变化,如下器的主要特点是抓钮外撇比较明显。
而如下图所示器型瘦削者,一般为光民乃至解放初期的产品,装饰品种较为丰富,计有粉彩、浅绛、新彩、矾红、墨彩、金彩、印花、刷花等,除浅绛外,档次多不高。现今所多见、常称之为糖缸者,多为此种。
上述三种为延续早期之器型或晚期之典型器型,下面再聊举一些不常见的盖缸器型。
4、极瘦削者
显为第3种器型瘦削者之极致,像过分高挑之人,有重心不稳之感觉,不足为论,民国后稍多见。
5、菊瓣盖缸
器型类晚期典型器,只是器身与盖通体摹印凸楞,多称为菊瓣者,显系受同光时期常见的菊瓣碗之影响。这种器型在盖缸中极为少见,若再遇上纹饰题材佳者,颇值得收藏。
6、异型钮盖缸
器型类晚期典型器,只是盖稍浅,钮非常见的环钮,目前见有桃钮者,不排除还有其他类型的钮,姑且称之为异型钮。看此盖缸器型,显系受清末桃钮粥罐影响较大。
7、杯型盖缸
这类盖缸与典型盖缸造型有较大区别,倒颇有些现今常用之茶杯的意思,器身口部略外撇,弧盖,出沿,倒梯形实圆钮。这种盖缸所见均为光绪青花,与清末民国彩瓷的轻薄不同,青花器仍较多保持了传统瓷器的厚重的器型韵味。此类器型瘦马所见也不过三件,其中两件缺盖,下图这件05年即要价5000左右,且有毛病,犹豫再三没能拿下,很快不知为哪位藏家收藏了。
8、杯型尖底盖缸
这类盖缸与上器倒是有几分相像,只是器身下部内收较急,使得胫部较为尖瘦,盖为笠式,折沿较宽,倒梯形环钮,该器型总体稳定感不是很好。
清末器型往往变化较丰,这里就列举这么几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收藏者眼中,往往认为盖缸是一种比较差的器型,因而多不屑收藏。其实任何事物都有多个方面,晚期常见盖缸固然有器型笨拙、装饰恶劣而让人生厌者,甚至即使浅绛名家作品也因器型之故价格颇受影响;但如后述几种少见品种,却有可资收藏者。至于康熙典型盖缸,则器型大气磅礴,纹饰精美,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器。记得06年瘦马在深圳黄贝岭古玩城闲逛时,一卖家手里有一青花婴戏的盖缸器身,告之愿数万元求一盖,以期完美,不知现在如愿否。
关于博文的几点说明:
1、本博文为瘦马闲暇信手写来,或有描述偏差与用词不准,勿当正规读物阅读;
2、文中许多图片从论坛网友处搜集,不再一一注明,物主若有异议,请告知,我马上删掉;
3、文章非抄袭或转载,引用此博文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编辑记录:
2010年10月13日晚,初稿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