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毛白杨)今天有幸和一位德行具足的上师认识,期间听他论经说法,深远的道理用不失风趣的方式表达,调柔的脾气感染着在坐每一位,期间有人送他礼物,是一盒贵重的营养品,上师随和的谢绝,然后向这位送礼人提了个问题,最好的东西该给谁?这位朋友想半天回答到,给上师。上师笑着说“你看,博物馆里东西好不好,但保管起来其实要花大量物力财力,还要找专人看管,可我们却只花几十块钱的门票,就能看到。放在自己家道理一样,你也只是看,而且还要担惊受怕它会丢失,各种小心。所以我有什么好东西就送朋友,放朋友家,他们帮我保管很好,我去朋友家做客,叫他们拿出来给我欣赏欣赏就行,这多省心”
然后我们会携手和另一个人进入婚姻,开始新的旅程。回首看那个一度认为很珍贵的人,也成了他人的伴侣。这个结论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小忧伤。但其实和博物馆里贵重的物件有着异曲同工的道理。
什么是最好,是那种如同价值连城的宝物一般,有令人心悸的感觉最好,还是风轻云淡,可远可近的舒服最好?这个提问很有趣,个人来看,年轻时的我们,对感受上的强烈性可能更偏爱一些,无论对爱人的外貌到感觉,都得是直观意义上的撼动人心,一如博物馆里的宝物,基本上没有谁会说那不贵重。但岁月会像流水一般经年累月冲刷我们的心,慢慢的,我们会觉得那种天雷地火的生猛似乎我们HOLD不住,或者说多少会引起心脏的不适。而那种调柔,安宁的感觉更令我们愉悦,好像你和她在一个房间,你玩电脑,她看书,言语不多,却内心恬淡,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大抵就是如此。
所以最好的并不一定是合适每一个人的。从另一个层面说,最好也没有唯一的标准。感受和情绪一样,非常具有善变性,因为人在不断整合,七年是身体的一个蜕变,从生理的角度而言,每过一个七年,我们就得和过去的自己挥手告别。我们的身体都如此的不忠于我们,何况我们的感受,认知,包括我们的心。
最好的东西应该放在哪里?这其实是一个活在当下的命题,因为从来就没有最好也没有最爱,只有因时因地,只有物换星移后的通透和领悟。如果一定要有要一个回答,那就借用开头上师的风趣做为结尾吧,最好的东西最好放在别人家里。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关注逸杨心理工作室工作室,轻扫上面的二维码,或者动动您轻巧的手指,添加关注:
官方微信:yyxlgzs206或逸杨心理工作室
心理热线:18671718833
心理Q Q:298438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