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4年01月12日

(2014-01-12 14:19:01)
标签:

杂谈

还是年少时看过的小说,今晚终于在影院用画面的方式体会到了它的别样风景。说句题外话,个人认为这是一部走心的电影,虽然以科幻的框架定位,但更像一部心理分析剧,想到曾经看过的《盗梦空间》,和它相比,前者或许偏小资,这一部更显大气。也许是当下的国人太过浮躁,所以今晚的上座率至少在宜昌并不太好,远不比《私人定制》来的热闹,这样的对比可能也算是另一种心理分析吧。

电影开头以少年的电脑对战游戏切入,到中场给安德设计心理游戏的老师问长官“你没有把他们当孩子,你让我设计游戏带他们进入战争,然后战争结束,又让我来帮他们治疗战后创伤”,到电影后半部,安德说“我是灭掉一个种族的刽子手”,长官说“不,你将是被记入史册的英雄”。

也许100个心理咨询师对这部电影有100种理解,因为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内心的投射来侧重他关注的片段,而呈现在我内心的冲突略显凌乱,如果从纯职业角度,我比较赞同影片中设计心理游戏的女长官的态度,因为安德毕竟还是一个少年,他理应挖掘且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不要害怕沮丧的情绪,这才像一个正常人应该有的表现,但如果跳出身份,站到全局,这样的考虑又未免显得妇人之仁,因为从他被选中进入到训练营,就注定了他不是一个正常的孩子,他担负的责任远超所有人,这样的冲突如果用在生活中,亦是如此,当我们身居高位,或者期望求走一条不按俗套出牌的路,就注定我们必须舍去平凡的快乐。

导演是一个很厉害的幕后操手,他让观众可以在安德攻击虫族时,有一定要消灭它们,或者说消灭它们才是王道的高涨情绪,可当那颗星球真的在安德智慧的操纵下全部毁灭时,面对虫族最后一个新生卵,面对那些梦境里的场景被验证,且让安德确定虫族早就在努力通过意念的力量与他沟通时,我们也开始了和安德一样的自问,难道真的需要灭它们的族吗?它们已五十年不曾有任何攻击行为,也许它们早就开始准备撤离到别的地方?这样的情绪随着安德把卵带走,并按照他答应虫族的承诺,将它送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结束,留下的是一连串的问号。我们无情的灭人全族,没有一点悲心,这样疯狂的战争真的是正义吗?和平真的要以如此暴烈的方式换取吗?又或者说,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种族,当面临曾被敌人掠夺,必须有的反映就是重拳出击,不仅要把他们打到,还要让他们不能再站起来,持续的攻击是唯一的手段,直到让他们彻底灭亡才是对自己种族最大的情义。

这部电影也从另一个侧面诠释着男女不同的思维,女人似乎更细腻,更懂感情,比如设计心理游戏的女长官,又好像安德的姐姐,她们不断在强调人性,爱,情绪,而那些男指挥官似乎就显得武断,不容商量,弱化了情绪的感受,忽略所有细节的处理,内心只有一个呐喊,“这场战争,必须赢。”所以说女人始终要的是情境,比如分手多年年,她回想到的是男人曾骑脚踏车载他的背影,或者他在雨中为她守候时傻傻的笑容,而男人通常只会记得这个女人为什么离开他的原因,女人强调你应该怎么爱,男人强调我应该怎么得到爱。从不同性别的立场出发,没有对与错的区分,但如果回到电影里,从整个宏观利益出发,我想我会完全跳出咨询师的身份,更侧重男指挥官的态度,因为对于军人而言,保护国家,就像保护自己的爱人,对自己可以柔情,对其他一切威胁就必须当机立断,这一秒迟疑,可能就换来下一秒自己所爱的万劫不复。用在感情里亦是如此,你想讨好自己,又想暧昧旁人,末尾一定会死的很惨。 安德的长官说“人类需要他来拯救”安德的姐姐问“那谁又来拯救他”这是此刻我想起来的一句话,也是从影院出来不断萦绕在我脑海里的对白,这样的问句就好像我们人生道路上不断翻转轮回的遭遇,说不上到底是结局有意义,还是过程更吸引人心。

(毛白杨 逸杨心理工作室)

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关注逸杨心理工作室工作室,轻扫下面的二维码,或者动动您轻巧的手指,添加关注,公众号:yyxlgzs206 或 逸杨心理工作室预约电话:0717--6920985 QQ:298438403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