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涌:亦狂亦侠亦温文(一)
俞涌(1945——),本名国卿。笔名西河生、肖霜、余隐,别号风满楼主人。江苏苏州人。大专文化。1960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后肄业从商,曾供职于苏州市日用小商品批发总公司。为专业会计师,任财务总监。现为自由撰稿人。
俞涌幼聪颖,喜读书;其读博而杂,尤钟情于古典文学及诗词之道。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从事诗词、楹联、民俗诸方面的研究和创作。曾有《龙亭一夜变东亭》等民间文学作品和大量诗词、楹联发表于国内外报章。1981年秋,夤缘结识苏州谜家张荣铭先生,乃执弟子礼,成忘年交。经张氏言传身教,悉心点拨,领悟力极强的俞涌初尝鼎中之脔,即如醉如痴,但凡报角、书缝、火柴盒、废纸头上,无处不存其涂鸦痕迹;因此于强手众多、名家辈出的姑苏谜林中脱颖而出,迅速成为一颗耀眼的谜星。廿馀年来,俞涌挑灯射虎,品茗探骊,集会交友,切磋砥砺,遂执苏州谜坛之牛耳,荣膺中华谜苑之要职。其文笔佳美,辞采斐然,曾撰有《时有幽花一树明——从中国古典文学艺术作品试谈灯谜的发展》、《各有灵源各自探——姑苏灯谜古今谈》、《风满楼谜话》等观点鲜明、新人耳目的重头文章;又曾仿《世说新语》写成《谜苑世说》八十篇,使谜迷们的众生相跃然纸上,竟然可圈可点、可歌可泣。此外,他还参与了数部集成、鉴赏类谜著的编写,并有数百则佳作被收入《新时期灯谜佳作集》、《中华谜海》、《诗国谜风》、《现代灯谜精品集》等海内外重要谜书中。他曾自谓“学画不成而经商,经商不力而学诗,学诗未果而入谜”。其实其画艺亦有相当根基,有人曾瞻其手绘之《唐寅造像》,叹称“人物飘逸俊雅,古风俨然”,即是明证。而其诗作,尤其是酬酢于谜坛之长短句,慷慨放歌,清逸洒脱,俨然出入于苏辛,而睥睨于好谜兼词之众友人。
俞涌性狷介而疏狂,又爽直而豪迈。人谓他是“南人北相”,虽生长于小桥流水、回廊曲榭的江南名城,而性格脾胃却如关东大汉,可以揎袖箕踞,在一块大碗喝酒、大块食肉.豁达放浪,无话不谈。此亦颇如杭州丛川女士之赠联云:“有笔有书有肝胆,亦狂亦侠亦温文。”其实俞涌骨子里还有一种纤细与柔情,从其职业会计师与喜交游、重友谊的举止中当可看出,一介武夫和酗酒莽汉是平生不解“温文”二字的。至于其制谜亦不例外,既有“农夫背上添心号”射军史事件“田家会战斗”、“月涌大江流”射歌唱组合“达明一派”的雄壮抒发,也不乏“兰开二度幽山外”射“嵫”字、“座中泣下谁最多”射交通名词“客流量”的委婉动情。故其谜于刚健之下又每以飘逸出之;常见浩然沛然,以气驭势,经营错落,句以雅为归,意以正为要,铿然中节,珪璋其声;然又有淡荡之思、细密之致,能悠然而情长,菀结而清引。
俞涌近来更喜创作外文译音词谜,认为那是一片新天地,大可以“古宅新居,洋为中用”。
履至尊而制六合 (国名连职务) 土耳其总统
【注析】汉•贾谊《过秦论上》云:“及至始皇,奋六世之馀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以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题句即撷于此。履,登上;至尊,指天子之位;六合:上、下及东、南、西、北四方,概指天下。面谓秦始皇灭亡六国后登上皇帝的宝座,统一了天下。谜底顿读作“土耳/其总统”。“土”,言国土;“耳”字化为文言虚词,无实义;“其”犹“他”,代指秦始皇;“总统”,总拢而统治之也。
【点评】底面首尾圆合,气象浑厚蓬勃,诚如王夫之《薑斋诗话》所云:“墨气所射.四表无穷,无字处皆其意也。”
赢得生前身后名 (储蓄名词) 活期存款
【注析】辛弃疾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之结句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题面意谓生前死后都留下个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的美名。因为其美名是词人活着时所希望赢得的,故谜底首揭“活期”,实言“活着时的期望”;后之“存款”,则据“赢得……名”句式,扣以“留存名款”之意。盖 “款”字用如“落款”,亦即姓名也。
一缄书为了媒证 (新词语) 文企联姻
【注析】《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请宴》一折中红娘唱《粉蝶儿》曲词云:“半万贼兵,卷浮云,片时扫净,俺一家儿死里重生。只据舒心的列仙灵、陈水陆,张君瑞便当钦敬。前日所望无成,倒是一缄书为了媒证。”(按,王实甫《西厢记》二本二折此句作“谁想一缄书倒为了媒证”。)一缄书,指张生求友借兵的一封书信。张生若无此机缘、此功劳,以一白衣之身,欲向相府小姐求婚联姻当是困难的。故谜底以“文”专指信柬,并将“企”字别解为动词“企求、企图”之义。
相逢一笑泯恩仇 (评弹曲目) 同光遗恨
【注析】鲁迅七律《题三义塔》云:“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诗叙“一二八”事变中,日本医生西村真琴作为大阪《每日新闻》社医疗服务团团长来上海,在闸北三义里废墟中得一鸽(日本人呼为“堂鸠”),携归日本。与家中鸽子养在一起,不久死去,即埋于院子里,并立一碑,上刻“三义冢”。诗的尾联,当指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彻底结束,中日真正取得和平以后,中日人民依旧保持着兄弟的感情,在一笑中泯灭掉过去的仇恨。谜底曲目,本演唱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慈禧专权误国之事,于此则重点别解年号“同光”为“共同消除、化解”之意。通底犹言:中日人民都泯灭了遗留下来的恩恩怨怨。
【点评】明•洪应明《菜根谭•应酬》谓:“彩笔描空,笔不落色,而空亦不受染;利刀割水,刀不损锷,而水亦不留痕。”本谜自然合度,婉转空灵,当亦得之于“感与应俱适,心与境两忘”矣!
一别音容两渺茫 (人事用语) 离休待遇
【注析】面出白居易《长恨歌》:“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底顿读为“离/休待/遇”。 “离”,谓分离、离别;“休待”,莫要等待也;“遇”,遇会、会面。杨太真与唐明皇双方别后渺茫,自然是绝少再相见的机缘了。
风刀霜剑严相逼 (气象名词二) 高压带、冷锋
【注析】面出《红楼梦》中《葬花吟》:“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谜底二词连缀,意义节奏作“高压/带冷锋”。风刀、霜剑,均为寒冷的兵锋,故扣“冷锋”;严相逼,自可融会“高压”之意;一“带”字则由名词转为及物动词。整底别解犹言:“冷锋”是由“高压”带来的。
何当老态三遗矢 (外国文学作品) 威廉退尔
【注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通“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后乃以“一饭三遗矢”、“三遗矢”等谓年高体弱。题面即用此典,句出清•赵翼《吴门晤范洽园编修》诗:“何当老态三遗矢,还附名流一瓣香。”谜底系德国作家席勒的诗剧,亦为剧中人名。今据面顿读作“威/廉退/尔”,以其中的“廉”字指廉颇,意犹:廉颇将军的威猛减退了。
不辨仙源何处寻 (国际名词) 政治避难
【注析】唐•王维七言乐府《桃源行》之末段云:“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出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阿处寻。”诗拟陶渊明《桃花源记》,写渔人误入武陵桃花源,后思家出洞,竟迷失路径,反而找不到“仙源”在哪里了。谜底切面,乃据《桃花源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文句,生发出“再欲逃避秦始皇赢政之统治是困难的”之别解意,盖此时已“不辨仙源何处寻”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