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分数这点事儿

(2012-01-11 19:14:21)
标签:

育儿

分类: 暄宾夺主

也谈分数这点事儿

文:楠妈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妈妈,我的数学得了100分。”电话的那头,儿子兴奋地报喜。

“我们班就我一个100分。”

“妈妈,我也没想到我会得100分。你是对的!数学是可以考好的!”

“老师发试卷时,还特意让同学们为我鼓掌。”

 儿子噼哩啪啦地说了一大串,由不得我开口。好不容易,我才见缝插针地挤进一句夸奖:“太棒了,儿子!妈妈为你骄傲!”

突然又想起儿子以前说的一句话,“如果只有我一个人考到100分,我算不算鹤立鸡群呀?”赶紧,赶紧地又对着电话,抢着喊一句:“这次,你可真算是鹤立鸡群啦。”其实儿子班级优秀的学生很多,他并不算突出,但是应个景,捧个场还是需要的。

 这回儿子考得不错。语文98分,班级最高分99.5分;英语99分,错了一道听力题,最高分100分,好像只有一个。这样的成绩,儿子高兴,我们也为他高兴。

 说来好笑,考试前一晚,儿子复习时,我还专门阻止了他,“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学习主要是靠平时的积累,而不是考前的突击。要么去玩会儿,要么早点睡觉。”儿子如释重负,很配合地玩去了。

 仔细想想,是不是我们淡定了,孩子就稳定了?!

 这次考试之前,我曾经霸道地对儿子下了一道命令:要求数学和英语都要考到100分。理由是这两门最容易考到100分,也最有可能考到100分。儿子对英语的要求比较有把握,所以没有意见,但是对数学不够自信,明显有所担忧,虽然他没有特别地反对。

其实,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对一个孩子的学习而言,分数尽管是一个参考判断的标尺,但绝不是唯一的。我们努力做一个理性的父母,要求自己对分数不要太在意,不要为孩子一时的失误而大惊小怪,什么时候也变得这么急功近利起来?

所以,后来我也慢慢修正了这道命令,改成了一种商量:“儿子,你努力一下,试一试能不能考到100分?没关系的,你得100分,妈妈爱你,你得0分,妈妈还是爱你!”语气缓和了,要求松绑了,儿子也轻松了。

我在想,与其紧盯住儿子的分数,不如把视线投向他的平时。在肯定高分、肯定名次的同时,我们肯定儿子平时的努力,重视他平时的状态。再高的分,再好的名次,也是一节节课、一本本书、一道道题......这么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有积累好每一个1分,克服掉每一个不懂不会,100分才不遥远。而与高分、名次带来的自豪相比,我们更欣赏成绩给儿子带来的自信。儿子之所以能坦然接受英语100分的挑战,也是因为曾经考过第一名,也是班里唯一的100分。儿子有了成功的体验,在“我能行”、“我可以做到”的心理暗示下,对英语明显地有兴趣有信心。这种自信带来的提升,实在不可小看。但愿借着这次数学满分的东风,儿子的学习能有新的飞跃。

http://s4/middle/68f2aef4gb640ed3d2cd3&690
http://s8/middle/68f2aef4gb640f1bac2d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飞纸片
后一篇:第一次换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