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黄龙旗
文:楠楠
清末,政府腐败,官员无能,搞得中国大乱,起义不断发生,西文列强纷纷来侵。清政府的统治摇摇欲坠。
由于林则徐虎门销烟,英国派出了16艘战舰,4000名远征军,用广州开刀,决定攻打中国。但在广州驻守的是林则徐,英军还没上岸,就遭到了清军的炮轰,不但久攻不下,而且损失惨重。
英军见广州的主意打不下来了,就决定攻击浙江,浙江可没有林则徐那样的将领了。没过多久,英军长驱直入,不费吹灰之力就攻占了浙江等地。清政府没有打仗的准备,连忙向英军割地求和,并保证:只要英军退兵,就一定不保林则徐的官。
见中国如此好欺负,又见英国得了便宜,其它帝国主义的国家十分羡慕。不久,英、法、俄、德、奥、意、美、日八国组成了八国联军大举进攻中国。清政府早已被吓破了胆,与八国联军签了《辛丑条约》这样丧权辱国的条约。
清军和八国联军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中国使用的是农耕文明。男的去种地,女的去织布,先给国家交税,才能开始种私田。在明君时期,百姓安居乐业,而在暴君时期,你正在吃饭,收税的来了。你给了他一点儿粮食当税,人家一数,不够,差一点儿。你说你现在还没太多多余的粮食。他说不行,这让我回去,怎么交差?快!你怎么办?清朝差不多就这样。
反观国外,国外是海洋文明。第一,航海历险,这不仅能看风景,还能让人了解自然科学;第二,进入蒸气时代,有了火车,交通非常方便;第三,急欲向外扩张,就是刚才讲的八国联军了。
还有,清军将领有一个十分不好的习惯---吃空饷。原来只有两千多人的军队,你偏说一共有四五千人。多出那几千人的饷,全部落入了将领的腰包。去打仗,将领们才乱招几千百士兵以凑数。而这些士兵一般都是小混混们,只是为了混口饭吃,也没经过训练,十八般兵器统统不会,火枪大炮根本打不准。这还不算,致命的是,他们贪生怕死,根本不愿为你卖命。士兵怕死是兵家忌讳的。我估计,一个军团有火箭筒、坦克、迫击炮、榴弹炮......但每一个士兵都怕死,而另一个军团虽然只有大刀长矛,最厉害的武器也不过是火枪和古炮,但每一个士兵都不怕死,这两个军团打起来,胜负还没料呢?何况,这些清军的小混混们这么怕死,肯定不能和八国联军相提并论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