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7日,白银元、胡天福、杜建成及其爱人陈志芳,任保平及爱人李玉萍,刘天弘等老战友来我家做客。他们几人中,白银元先生与我已经是五十四年的老战友了。日月如梭,光阴似箭,懂事以后,能有几个五十四年?!更何况我们步入军营,一见如故。同年提干,互为知音。几十年来,友好如初。这样的战友情谊,自然是精神财富。经年愈久,愈加珍贵。值得我精心呵护,倍加珍惜。
其他四位战友,已经是在我退休之后,第二次专程来我家做客了。他们为了战友情谊,一次次地忙里偷闲,远道来访,着实让我感动不已,浮想联翩。
回想我与他们近五十年的交往历程,完全可以用“淡如水”一词来形容。要说有什么特殊之处,那就是当年在部队时,我对他们总是高标准、严要求的。由于他们几位是分三批入伍的老同志,因而在不同时期分别担任着班长、文书和副班长。我对他们严格要求,是部队的《条令》《条例》赋予我的职责,也是他们当时党员、班长和文书的身份所决定的。让我十分满意而又深感自豪的是,他们不但正确地理解、扎实地执行了我的要求,而且执行得有声有色,善始善终;有目共睹,上下公认。
他们用实际行动为部队建设做出了贡献,也用实际行动支持了我的工作。用白银元老战友半开玩笑的话说,“他们几位都是你当年的得力干将。”我说,是得力助手才准确。他们在出色地完成各自工作职责的同时,也向部队领导机关和全体战友们展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个人素养,最终成就了他们由一名农村青年成长为部队干部的精彩人生。
我自1981年元月从银川调到固原以后,同他们在一起坐一坐的机会都很少了。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之间一如既往、始终不渝的战友情谊。这些年来,无论是我去银川还是吴忠,只要他们知道了,总要真诚而厚道地挽留住我,并约上要好的战友,欢聚一堂,共叙友情。
记得2014年11月上旬他们几位专程来固原看我时,老战友张春元先生给我打电话调侃说:“昨天我还同白银元老战友议论呢,马志强这家伙真牛逼,这么远的路,没病又没灾的,几十年过去了,还有这么几位老部下专程去看望呢······”
在这势利盛行,人走茶凉的大环境中,他们几位四十多年以来,一直把战友之情看得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高尚情操,实在让我感激不尽,钦佩不已。
现实生活让我们感悟到:良师益友,可以滋养我们平安的人生,温暖我们生活的旅程,提升我们对于生活的自信心。我们大半生经历过的人和事告诉我们:如此纯洁的战友情谊,只能产生在品质优秀而为数不多的独立人格之间。它实质是彼此互相由衷地欣赏、理解和尊重的结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样的老战友、好朋友,是我一生之中,十分难得和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
2023年8月7日中午,我的老战友、好朋友白银元、胡天福、杜建成和爱人陈志芳,任保平和爱人李玉萍,刘天弘等来家作客。
照片从左至右是:任保平、胡天福、白银元、刘天弘。
当天下午就餐前,我同在场的、原二中队的战友们合影留念。第一排从左至右是:闻元仓、黄玉新、胡天福、我、高爱祥、翟进科、冉玉亮。后排从左至右是:杜建成、任保平、刘天弘。
天福他们临来固原前,就希望我能联系到原二中队的老战友,可见他们对于战友情谊的念念不忘和情真意切。我满足了他们的愿望,约来了在固原的几位老战友。
大家就餐时的情景。从左至右是:杜建成、刘天弘、闻元仓、高爱祥、冉玉亮、胡天福、雷宝珍、白银元、我、我老伴袁俊花、黄玉新、任保平、任保平的爱人李玉萍女士。照片除注明的外,均由杜建成的爱人陈志芳女士拍摄。
8月8日上午,我约大家去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参观。这是当天我请一位游客为我们拍的合影照。
第一排从左至右是:杜建成爱人陈志芳、我孙子马慕琦、我老伴袁俊花、任保平爱人李玉萍、任保平小孙子任敬侥、冉玉亮、黄玉新;
第二排从左至右是:刘天弘、闻元仓、翟进科、胡天福、任保平、我、白银元、雷宝珍、高爱祥、任保平儿子任锋、杜建成(大人小孩共计18人)。
参观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展厅时,我和杜建成观看毛主席手书《清平乐·六盘山》底稿。
我们夫妇同远道而来的战友们合影留念。第一排从左至右是:胡天福、白银元、我们夫妇;
第二排从左至右是:杜建成爱人陈志芳,杜建成、任保平、任保平爱人李玉萍,刘天弘。

我们同战友们合影留念。第一排从左至右是:闻元仓、黄玉新、白银元、我们夫妇、胡天福、翟进科;
第二排从左至右是:陈志芳、杜建成、雷宝珍、任保平、李玉萍、冉玉亮、高爱祥、刘天弘。

两个小朋友:我为任保平的孙子任敬侥和我孙子马慕琦拍的合影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