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父亲最后说家事

(2025-04-16 09:05:25)
标签:

杂谈

分类: 家事家史
       父亲高小文化程度,在他们那一代人里面,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地区,像他这样文化程度的人也不多。由于他平时喜欢读书看报,所以,对于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东西,是历来不相信的。即使到他患了癌症晚期,病痛折磨得难以忍受的时刻,亲人们若提出用迷信的方法为他减轻痛苦,他也对此毫无信心,不予接受。

       我们同村的杨世学,与我同岁,自小与我关系很好。论辈分,他还大我一辈,是我三弟的三岳父。他同我父亲也很能说得来话。在父亲的最后时刻,杨世学也身患肾功能衰竭的晚期绝症,整日卧床不起,足不出户。与我父亲相同,他也是一个从来不相信迷信的人。
       看他病得怪可怜的,他的妻、儿便瞒着他,到我们不远处的火家集村,找了一位名叫齐德印的妻子为他看病。那人问了病人的生辰八字,做了一些推断之后说:“他的病情加重,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个人满腰全缠着兔子头,他经常腰痛难忍,病是由此引起的;第二,你们家院子的西北角,积攒的兔血太多,需要处置一下。”随后,她给出了处置的方法。
       杨世学的儿子回家以后,按照此人叮嘱的方法做了。他父亲的病痛当时就大为减轻。到了第二天,他竟然能自己起床在外面转悠了,吃饭、睡觉也大有改善。看见他精神这么好,他的妻、儿就把给他在火家集看病的事全部说了。他十分惊奇地说:“这个人有这么大的本事,你们为啥不早点去寻她?病把我折磨得快要撑不住了!我从来不信这些东西,通过这件事,看来不信不行了!”

       使人不解的是:杨世学平生爱打野兔子,经常把打回来的兔子固定在他家院子西北角的一个地方剥皮、开剥、清洗。因而,人家说那里积攒的兔血太多;他个人又特别喜欢吃兔子头,因此,每一次打回来的兔子,家里把兔肉做成以后,兔子的头都是他一个人吃。所以,齐德印的妻子说他满腰全缠着兔子头。
       她怎么能知道这些情况呢?

       就在当天下午,杨世学自感神清气爽,轻松自如,便一个人到我们家看望我父亲去了。他的突然光临,使病重的父亲和全家人十分意外。因为家人们深知杨世学也是重病在身,无法独立行动之人。我们家当时还在一个陡坡的最上面,健康的人走上去也会气喘吁吁,很是吃力的。他是个重病之人,怎么能独自一人到我们家来呢?细问原因,杨世学才说出了事情的始末经过,并用他的切身体会,动员我父亲,让我二弟到火家集找那人试试看。

       我母亲同二弟听了这些,二弟当天就去找齐德印的妻子,询问为父亲治病的方子。

       二弟从火家集回来以后,就对在家等待结果的父母亲说:“她说咱们家里有大小两件事:一是咱们家院里西南角的土里面埋着一把刀,锈蚀很严重,要找出来处置一下;二是她说我们父辈的同胞兄弟中,有一人很早以前参军入伍,后因作战阵亡于新疆金和县,现在已经好几十年了,亡魂未安,思念家亲。需要安抚一下。并说了安抚的方法。”

       说完这些,二弟和母亲就着手按照人家叮嘱的方法处置,父亲的病痛当即便有所减轻。由于他患的是肺支气管癌,已经到了晚期,经多次住院治疗无效,转回家中之后,平时以睡为主,坐得稍久就咳嗽、哮喘。而这次按照此人说的方子,随一处置,父亲的病痛就大有好转了。

       那是处置后的第三天晚上,我同妻子、儿子回老家看望父亲,进门发现他在炕头上坐着,而且精神明显好于以往,我顿时感到一阵惊喜。忙问缘由,父亲便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地给我们说起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和前后经过。
       他说:“······齐德印家妇人对全娥爸爸(我二弟)说,你们的父辈中,有一人早年当兵,打仗阵亡在新疆金和县的事,一定就是你二大(二叔父)。你二大尚未结婚成家,就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了(可惜我当时没有问清楚我二大的名讳、出生年月和被抓走的时间)。 抓去大约一个多月后,咱们庄里还有一个一起被抓去的,他们家里的人打听到消息,说咱们这一带被抓去的人,当时还在隆德县驻扎(西吉县1942年成立,此前我们将台堡一带都属隆德县管辖,故二叔父被抓去当兵,应该在1942年之前)。听说那里生活条件很差,他们缺吃少穿,十分可怜。你爷爷听到这些消息以后,放心不下,就打发我与咱们庄里被抓去那家的一个人一起,到隆德县去看望你二大他们。

       临上路时,你爷爷给我带了八个银元,一件白洋布汗衫,还有一布储子炒面。我们两个徒步走到隆德县后,正好碰上咱们附近的一个被抓去的人,我们认识。他首先问我给你二大带的啥东西,我说了一件白洋布汗衫和一布储子炒面,钱的事我还没有说出口呢,那人就说:‘这两样给他就对了。钱多少给他不要给了,因为他这一向耍赌博输烂了,欠账很多,时常为这事挨打呢。你如果给他给钱,他不但自己使唤不上,弄不好还要多挨人家的打呢。’听了这话,找见了你二大以后,钱的事我就没有再提,只给他给了那两样东西。由于吃、住都要花费搅然,我和同去隆德县的那个人都没有多带盘费,所以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起程返回了。”

      “关于你二大的事,从此再一直没有消息。直到解放后的1966年夏天,我因腿疼病在咱们兴隆医院做了手术,同我一起住院治病的一个人扯闲摸中,说他也是那一次被抓去当兵的。我问他认识你二大吗?他说不认识。并说,他们被抓到隆德县住了一段时间后,队伍就开到新疆去了,一直到了金和县。因为是口述,也不知道这个县名是哪两个字。后来听说他们要同共产党的军队打仗呢,所以,这个人就找了个机会逃跑回来了。仗打完以后,他听有的人传话说,国民党的队伍败了,死的人很多。”

       看着父亲叙说得首尾相接,环环相扣,我既感到十分高兴,又担心他坐久了太劳累。因此,我问他需要缓一阵再说吗?他说不感觉吃力。于是,就接着说:“那时候同兴隆住院的那个人拉闲,说过就不再管了。其实,解放前被国民党抓去当兵的,有的打仗在战场上阵亡了,有的解放以后定居他乡了,还有的解放前跟着老蒋去台湾了。你二大不识一个字,连一封信都不会写,不知道现在死了吗还活着呢,至今杳无音信······”
       这后几句话,父亲以前经常说起。

       父亲继续说:“世上的事情真是无巧不成书,66年我在兴隆做了手术住院时,一起住院的那个人说到你二大的事,那人只知道金和县国民党的队伍败了,死的人很多。其他的事,如你二大到底后来怎么样了,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无法知道了。可是前天全娥爸爸去找火家集齐德印妇人看病,她又说到了你二大的事情,这就刚好和1966年我在兴隆住院时,那个一同住院的病人说的、你二大的事接上茬了。你说怪吗?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咱们家里的这段往事,知道的人很少、很少,连你们都无法说得清楚,我也是听人说了以后,才知道了以前部分而不知道以后部分。她却说得有人物、有事件、有地点;新疆有没有个金和县,国民党的军队同共产党的军队是不是打过仗,她怎么能知道?还如,她说咱们家院里的西南角,埋着一把锈蚀很严重的刀。开始我就根本没有相信,因为咱们家从你爷爷奶奶一直到我和你妈,谁也没有收拾过那东西(父亲是理解成战场上用的大刀了),怎么会有呢?但是全娥爸爸和你妈一定要寻找,结果在旧厨房外面,那个破草栓子下面、老鼠打洞的土堆底下,果然找出来了一把锈得很严重、你爷爷奶奶用过的切菜刀,而且它正在院子的西南角!你说怪不怪?我一生从来不相信迷信,可是给杨世学看病时说的事和给咱们家说的这两件事,这几天我一直在想,就是想不通。”
       父亲越说越精神,还说:“我这几天也能吃能喝了,饭也能吃出味道来了,睡觉也踏实得多了。到家里来看我的人,我也有精神同他们拉闲了(拉家常)。当然,这都是病情好转的原因。这事真是古怪极了!”

       看着父亲精神极好,思维清晰,叙事清楚,语言流畅的样子,我也被他老人家的良好情绪感染了,听得津津有味,兴奋无比。与此同时,更觉得此事十分神奇,难以理解。
         
       第二天早晨,杨汉卿老舅来家里看望父亲,他是一位在政法战线上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老党员、老干部,他对我父亲病情大有好转十分欣慰的同时,也对上述事情深感奇怪,无法理解。同我走到坝面上时,还对医院的诊断产生了怀疑。我说,我父亲肺支气管癌的结论,是由地区医院通过肺支气管镜提取活检,经过化验,专家会诊后得出的结论。于情于理,不会有错。
       
       由于当时正值年底(农历1995)、年初(公历1996)的关键时刻,上级部门检查验收工作特忙,我第二天上午就返回单位了。进门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开分省地图新疆分册,仔细查找,看新疆到底有没有个金和县。结果发现:真的有个“精河县”,它位于新疆西部,属于伊利专区。
       后来我还查明:民国以来,在新疆精河县发生的战事不多,有记载的是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二月,当时的三区革命民族军进逼精河县,国民党县政府机关的官员逃往乌苏县。同年九月,三区革命民族军攻克精河县,三区革命精河县政府成立。可能就在这次战斗中,我二大不幸阵亡了。这个时间与二大被抓去的时间大致吻合。除此以外,精河县再没有发生过大的战斗。
      
       经过全家人的多方努力,父亲这次回光返照式的病情好转,着实让全家人高兴、轻松了一周左右,但无情的病魔,还是于1996年2月11日(农历1995年腊月23日)夺去了他老人家的生命,给我们全家造成了巨大的悲痛和无尽的思念。

       我是一个入党近五十年的老党员,一直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封建迷信是唯心的,即使在古代,有见识的知识分子也很少有人相信它,更何况是今天呢?但上述事情实在太稀奇了,所以把它记下来。
                                                                                                              (根据自己1997年5月笔记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