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其实可以不折腾:“婚姻医院”为困难婚姻把脉

标签:
杂谈 |
这一数字不可谓不触目惊心,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冷冰冰的数字后面,是3.8万个家庭的解体,至少7.6万人对婚姻家庭的怀疑和失望,他们在婚姻走向末路的过程中经历过别人无法想象的彷徨和挣扎……更让人痛惜的是,他们中有些人因为不堪痛苦婚姻的折磨,将毁灭之火燃向了对方,完全不顾双方年迈的父母,尚未长大成人的小孩……
“婚姻医院”为困难婚姻把脉
“如果有婚姻家庭咨询师的介入,那样的悲剧将不会发生。”周一的一个下午,在上海维情商务咨询公司的办公室里,首席婚姻咨询师明丽这样对记者说道。她所说的悲剧,指的是2009年发生的,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杨浦区33岁白领丈夫杀害妻子后跳楼身亡事件,“如果双方或双方父母能够找到我们,及时给他们以情感和心理上的疏导,男方也不至于以极端方式来解决问题,最终导致这样一出悲剧的发生。”
明丽是一位资深的婚姻家庭咨询师,她所就职的上海维情商务咨询公司曾被称作是“上海首家离婚服务公司”,对“离婚服务公司”这个说法,明丽显然有不同看法,她表示,其实更确切的说法,“维情”应该是一家“婚姻医院”,它的职能就是为困难婚姻把脉,为“病体”开方,让一段婚姻能以更健康的状态走下去。
“在很多人眼里,离婚公司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离婚。其实,我们从2004年开办以来,所接手的离婚案子中,最终80%的婚姻都被挽救了回来。”而这样的“婚姻医院”“维情”已经在全国47个城市开设了将近50家,其中包括上海的两家。
“试离婚”给离婚一个缓冲期
“婚姻医院”,顾名思义就是把脉婚姻,提供婚姻质量分析、夫妻情感疏导、婚姻设法维权等服务,矫正异常的婚姻,提供改善婚姻关系的处方,改善两性关系,调适夫妻感情,从而提高婚姻质量,减少家庭矛盾。
“来这里求助的人我们首先会让对方做一个‘夫妻危害度调查问卷’,然后根据问卷得分给求助者的婚姻做个诊断,看看对方的婚姻是属于‘病入膏肓’还是‘尚可挽救’,在了解情况确定病情后,我们就会对症下药。”
明丽告诉记者,来“婚姻医院”求助的以38岁到53岁的女性居多,这一年龄层占了求助者的85%,而她们前来求助的原因大多是“丈夫有了外遇”。“这个时候再去指责丈夫和小三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其实这些女性大多也很冷静,她们要做的就是跟‘小三’争夺丈夫,于是我们就是帮她出谋划策,帮她打好这场‘婚姻保卫战’”。
而对于一些婚姻还未“病入膏肓”却坚持要离婚的当事人,“婚姻医院”帮其开出的药方是“试离婚”,这个期限有可能是三个月,也有可能是半年,让当事人有足够的时间来冷静反思。而在这个过程中,“婚姻医院”的医生们则充分了解双方的所思所想,为他们创造沟通的渠道,为他们制造表现的机会,甚至会帮他们重拾恋爱时的浪漫。“事实证明,试离婚的效果很好,到目前为止,有300多对夫妻接受了试离婚,最终有80%的婚姻被成功挽救。”明丽告诉记者。
“婚姻医生”帮他走出离婚阴影
“除了处在离婚前、离婚中状态中的人,一些离婚后的人来我们这里咨询的也挺多。”“维情”的创始人之一舒心向记者介绍说。离婚前是因为拿不定主意,离婚中可能是为了孩子的监护权或财产的分割,离婚后为何还需要来做咨询呢?据舒心介绍,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离婚中的一方始终无法接受离婚这个事实,被动离婚的一方离婚后生活、经济情况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感情也出现空窗期,这时候却连个发泄的对象都没有,如果前妻或者前夫重新组建了家庭,生活又比较甜蜜,就很容易愤怒、抑郁,甚至产生报复心理。“而婚姻家庭咨询师的任务就是耐心疏导他/她,帮他/她转移注意力,重新确立生活重心。”
今年38岁的王先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例子,王先生的妻子非常强势,对其很挑剔,两人在2005年离了婚。而在此后的6年中,王先生始终走不出这个阴影,想不清楚自己到底错在哪里。“那段时间我经常打电话骚扰我的前妻,有时候会给她骂一顿,但就算是她骂我我也觉得心里很舒坦。”这6年中,王先生一直萎靡不振,也没有哪个女性能走进他的内心。直到去年,听从了朋友的劝说,在“婚姻医生”的帮助下,王先生终于走出了前面一段婚姻的阴影,现在王先生已经再度结婚,妻子也已怀孕6个月,“感觉自己重新活了一次一样。”回首往事,王先生不无感慨。
“闪离”增多
高校应普遍设置婚恋课
张小姐是一名80后,大学毕业刚三年,跟男友恋爱一年后两人就领取了结婚证,打算先办证,后举行婚礼。但最近因为婚房的装修问题,张小姐跟男友闹了意见,甚至已经到了要离婚的地步。
“他什么都听他父母的,我喜欢简洁、明快、温馨的欧式风格,但他父母非要地板也是深色的、家具也是深色的,说是耐脏,这房子将来到底是谁住啊?!”于是在一次跟男友的争执中,满腹怨气的张小姐将“离婚”二字冲口而出,虽然事后张小姐很后悔,但她又不愿主动服软,而男友显然因这件事情感觉受了伤害,也没像往常那样来哄她,于是两人就这么僵持了下来。“难道我们真的要离婚了?”张小姐眼泪汪汪地望着记者,但旋即,她又咬牙道:“哼,离就离,有什么了不起!”
“婚姻是一所学校,会让人成长,但这摸索中的成长,未免付出的代价太大。”对于张小姐的故事,明丽意味深长地说了这么段话。在婚恋专家眼中,很多80后在结婚以前基本上对婚姻没有什么了解,等到结婚了才发现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恋爱中的花前月下变成了婚姻中的柴米油盐,原来的两人关系变成了两家的关系,这一切变化都让他们措手不及,一些矛盾因为没有及时处理而无限膨大。“婚姻不仅仅是爱情,它还意味着责任,但不少80后还没有学会承担婚姻的责任。”
于是,一些“闪离”的现象也在逐年上升。今年1月份由权威部门发布的《2011中国人婚恋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闪离”现象更加普遍,有21.7%的受访者身边“有一对半年内就离婚”的人,累计共有32.8%的受访者身边有“闪离”的人。
对此,有专家提出,应该在大学中普遍开设婚恋课,让大学生“先成人后成家”。而根据记者了解,专门开设婚恋方面课程的高校并不多,大多数学校都会将这部分内容融入两性关系类的课程中,邀请校外专家做婚恋、情感相关的讲座,还有一些学校会在心理健康课、性教育课中穿插婚恋观的教育。
“就靠一两堂讲座是无法诠释婚恋的,而且很多讲座偏重于两性如何相处,却忽视了如何经营社会关系更为复杂的婚姻,我认为大学的婚恋课程还需普及和完善。”明丽深有感触地说。
本报记者
记者手记
婚姻家庭是社会构成的最小单位,家庭的稳固也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安定。而离婚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一直存在。婚姻中有了问题如何及时疏导,当矛盾激化时如何处理,这些都需要有专业人士来指点。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当婚姻出现问题时,大多求助的是朋友或父母,而他们的建议因亲疏有别难免会有所偏颇,有时甚至会将矛盾更加激化。
“没有任何成功能够弥补婚姻家庭的失败”,婚姻需要经营,需要有智慧地经营,这智慧可以来自于自身的感悟,可以来自身边人的言传身教,也可以来自专业人士的经验积累,“婚姻的成功不在于如何抓到一副好牌,而在于如何打好一副坏牌”。婚姻家庭咨询师的存在就是教你如何打好这副牌。(来源:城市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