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成大学女生想自己奋斗获幸福

标签:
杂谈 |
在日前举行的华东师范大学“妇女之家”揭牌仪式暨妇女理论研讨会上公布的“当代女大学生幸福观的现状调查”显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在当代女大学生中仍有一定“市场”。女性婚恋专家认为, “剩女”现象不断被“升级”,这种压力已经传导至女大学生及家长身上。但调查也显示,超过七成女大学生希望靠自己努力得到幸福。
八成人反对男主外女主内
希望女儿赶紧挑对象 “我们班好多女生都被家里安排过相亲,家长比较着急,希望她们趁年轻赶紧挑,就怕女儿沦为"剩斗士"。”上海大学一大四学生说。学生不能判断何为嫁得好
论坛上,松江区妇联完成的“当代女大学生幸福观现状调查”公布。研究人员以松江区大学城在校女大学生为对象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女大学生在对幸福的认知评价和获取途径方面存在偏差。
数据显示,在问及“你对"男主外女主内"的看法如何”时,表示“非常赞同”和“一般赞同”的分别占1.6%和16.7%,表示“不赞同”和“非常不赞同”分别占55.5%和26.2%。在问及“你对"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看法如何”时,表示“非常赞同”和“一般赞同”的分别占7.1%和39.3%。在被问及“您认为什么是幸福”时,8.2%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充裕的财富”,27.4%选择“健康身体”,53.6%选择了“和睦的家庭”,10.1%选择了“成功的事业”。可以看出,恋爱、择偶、家庭在当前女大学生的幸福观中占主导地位。
希望女儿赶紧挑对象
对于上述调查结果,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明丽认为,这与目前不断“被升级”的“剩女”现象有关,“舆论注意力的过度聚焦,把压力和焦虑情绪直接传导到了女大学生及其家长身上”。有着十多年婚恋咨询服务经验的明丽说,最为明显的转变是,女大学生家长对于“校园恋爱”从排斥转为默认甚至鼓励。
记者采访发现,不少女大学生家长“耳提面命”,希望女儿“物色终身伴侣”作为大学期间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女儿明年就高考了,等她上了大学之后,我就要告诉她,爸爸希望她在大学期间"恋爱第一,读书第二"。”在事业单位任总工程师的程先生说,他不希望如今在重点中学成绩优异的女儿将来事业有成却为找伴侣而“上下求索”。
“我们班好多女生都被家里安排过相亲,家长比较着急,希望她们趁年轻赶紧挑,就怕女儿沦为"剩斗士"。”上海大学一大四学生说。学生不能判断何为嫁得好
不少家长认为,父母对子女婚恋的焦虑情绪不恰当,如果因此影响到孩子的幸福观更得不偿失。“说得直白一点,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在家庭中的位置。不管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首先要做的是成就自己,能有安身立命的工作。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别人身上,哪怕是配偶身上。”大二女生家长卢女士说,家长可以支持女儿大学谈恋爱,但这一切不能从“学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个观念出发,否则会直接影响到女孩的感情和社交观念。
“什么是"嫁得好"?我认为大学里的女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正确判断。大学时代还是以读书、自我成长为主,谈恋爱应顺其自然。”在某高校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张老师说,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女儿多参加社会实践,以开放的心态见识各种人,不至于到了二十七八岁都不会和异性相处,或没有异性朋友。“自爱、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是获得真正幸福的基础,尤其是女性。”
专家说法
“功利恋爱”
无法带来长久幸福
复旦大学社会系一位女性问题研究专家表示,“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在当今与以前的含义不同,以前是女性以家庭为事业的观念,而如今却有很多功利性想法。
中国婚姻家庭咨询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明丽说,单纯依靠婚姻就可以得到幸福的这种观念,在女大学生群体里确实存在“传染性”。“我很不赞同这种观念。”明丽说,以功利性为先导的恋爱或婚姻,也许可以让人在短时间内感到幸福,但大多不长久。在很多人眼里“嫁得不好”的女孩,往往经过两人共同奋斗而使情感更加稳固,带来的是更长久和持续的幸福。
“从我与女大学生的接触来看,她们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更加关注自己成就自己。”一名专家说。事实上, 在调研中,谈到如何获取幸福时,虽然分别有13.1%和8.10%的人选择“嫁个有钱人”和“嫁个好老公”,但依然有77.2%的女大学生明确“靠自己的努力奋斗”。
新报记者 俞海燕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