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歌》教案
(2013-06-05 09:27:2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感悟(教学类) |
《螃蟹歌》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授课年级]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螃蟹歌》,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将歌曲内容扩展进行歌表演。
[教学重点]
准确地唱好歌曲《螃蟹歌》
[教学难点]
歌曲旋律的音准及运用方言演唱歌曲
[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流传四川地区的民歌。歌曲2/4拍,徵调式,由上下乐句构成。旋律诙谐,活泼,表现了在河边玩耍的孩子们观察到的螃蟹和发生的有趣故事。学习歌曲并用四川的方言演唱,更增添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和情趣。
学情分析: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学生在演唱歌曲中了解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分布区域,服饰,习俗等方面的简单知识。渗透自然科学知识,了解螃蟹的习性,学生能对这一课感兴趣。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律动《数蛤蟆》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律动复习,自然引入新课歌曲)
三、导入:今天,我们将要学唱的一首歌曲也是关于一个小动物的,请同学们动动脑筋猜一猜。老师打谜语:
八只脚,抬面鼓,
两把剪刀鼓前舞,
生来横行又霸道,
嘴里常把泡沫吐!(谜底:螃蟹)
师:谁能形容一下螃蟹的样子?知道螃蟹有哪些生活习性?
师小结:螃蟹,它有八只脚,一对大夹子。螃蟹一般都生活在水里,比如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水源充足,在人们的生活环境里经常会见到螃蟹,有时会被螃蟹夹到。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如简笔画、谜语等形式,激发他们的兴趣。)
四、学习歌曲:《螃蟹歌》
1.欣赏多媒体动画《螃蟹歌》
①、学生听歌曲回答《螃蟹歌》中描述的有趣内容。
(师:大家觉得语言和我们有些不同,听得不清楚,老师告诉你们,这是一首四川民歌,在演唱上运用了四川方言,这就是大家听不清楚的原因。)
(教学设计意图: 通过多媒体画面抓住学生注意力,有目的去欣赏歌曲。)
②、再次聆听,提示学生:歌曲的情绪怎样?
2、教师把歌曲内容讲成故事
(1)小螃蟹的爱好——吐泡泡
师范读,生一边读一边拍手
3.旋律练习
4、读歌词
①、教师跟伴奏用方言范读歌词
②、学生用方言集体读歌词
(教学设计意图: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
5、教师范唱:《螃蟹歌》
①、学生小声用“Lū”模唱
②、学生大声用“la”模唱
6、了解反复记号的作用
||:
反复记号内的歌词要唱两遍
7、学生随琴听歌曲,默唱或轻唱
8、通过反复聆听范唱自学三段歌词
听唱法学习歌曲,并唱准旋律,读音要准确。体验乐曲诙谐活泼的情绪,体验不同地区文化的特点。
(教学设计意图:循序渐进地学唱歌曲,做到重点突出,方法多样,并尝试听唱法学习歌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9、师:怎么才能把歌曲唱好?把意境唱出来?
(1)、男女生接唱。
(2)、分组分段接唱。
五、创编情景剧:
师:《螃蟹歌》很有趣,那螃蟹走路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与你的同桌二人一组,一个扮演“螃蟹”,一个扮演被螃蟹夹住的小鸟,随着歌词的发展进行动作创编。。
①、小组讨论创编动作表演。
②、生生互评,提出改进意见。
③、续编故事。
(教学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对音乐进行感受、创作练习。)
(教学设计意图:学习运用四川的地方方言演唱歌曲,体验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歌曲《螃蟹歌》,感受了歌曲欢快的情绪,并运用了四川方言演唱。大家为歌曲《螃蟹歌》创编的动作既生动又形象,课后请你把歌曲《螃蟹歌》唱给爸爸妈妈听,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