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读照相机镜头的MTF曲线图

标签:
照相机镜头镜头特性mtf曲线解读 |
分类: 摄影交流 |

[编者按]此文是近期在协会微信公众平台上发表过的一篇文章,主要是为了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照相机镜头方面的知识,现移植至本博客,供朋友们在解读时参阅。
照相机镜头的MTF曲线图显示的是镜头对对比度的客观再现情况,纵轴表示对比度的好坏,而横轴是标示成像中心点到边缘(对角线)的距离。
在上述曲线图中所标示的10线(或5线)/mm的曲线越接近1(或10或100,即最大值),说明镜头的对比度表现就越好;30线/mm的曲线越接近1,即说明镜头的分辨力就越高。“线/mm”这一单位的意思是以1毫米宽度为单位,其中有多少根黑、白相间的条纹。比方说10线/mm的意思可以理解为在1毫米宽度的范围内排列有10对黑白相间的线条(20线/mm……以此类推)。MTF值的测试需要拍摄后按照上述方式描绘在图表上,然后根据图表中所标示的测量所拍摄的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来得出具体的数值。如果是变焦镜头还需要分别测量出远摄端和广角端的MTF值,任何镜头根据它的MTF曲线值就可以基本了解该镜头的性能。
比如我们在拍摄单一色彩的花卉,比如红色的花卉,由于红色的花卉会因为花瓣的皱折不平而产生一些不同的色调变化,如深红色、浅红色等,这时反差适中的镜头所能纪录的色调变化会比反差过高或过低的镜头摄取的画面更为丰富一些。在这里我们大家明确一个观念——画面在视觉上感受到的锐利度它并不能表明该款镜头的高解像率,一般高反差的镜头可以产生锐利感也可以在MTF曲线图上得到比较好的测试结果。但是,对于色调变化的记录能力,但镜头的色彩还原(即镜头的色彩贡献率),它在MTF曲线图上是表现不出来的,这就是MTF曲线图上的一个盲点。一个好的镜头,应该是成像柔和,而色调与细节都能表现得非常丰富。
我们完整地解读镜头的MTF曲线图上所标示的曲线,应该是:
一是MTF曲线越高越好;
二是MTF曲线越平越好;
三是虚线与实线越靠拢越好。
这里还有两点是需要说明的:
一是镜头的明锐度,即反差度。
MTF曲线图中所标识的10(或5)lp/mm的读数是反映镜头的反差表现能力,即使微小的差别(2.5%)也能在画面中体现出来。因此你也可以把它看作为是一种最基本的“锐度”。一枚好的镜头在最大光圈的基础上缩小光圈后应该在5lp/mm下径向和切向曲线因同时高于95%,而低于90%即表明镜头表现不佳。一枚明锐度好而锐度差的镜头通常比明锐度差而锐度高的镜头看上去更锐利。不过,锐度和明锐度两项指标通常是相辅相成的。
二是锐度。
MTF曲线图中所标识的30至40(或20或更高)lp/mm表明一枚镜头的锐度——即再现细节的能力。30lp/mm表明镜头再现物体非常细微的细节(如人像摄影中的头发丝)的再现能力。此时即使MTF值的差距较大(如10%)也无法直接在画面中辨认出来。按照人眼的辨别力和35mm图像感应器的画幅,如果要得到质量非常理想的7英寸的照片,镜头30lp/mm时曲线的MTF值必须大于50%。而要想在16英寸时仍能有比较理想的画质,其70lp/mm下的MTF值必须能达到或超过65%左右,几乎没有任何镜头可以达到这样好的表现能力,但从理论数据上分析是一个客观的数据。
以下是明锐度,即反差度的实例图:

上述所示图片分别为标示为锐度和反差都好(左一);锐度不好但反差好(左二);锐度好但反差不好(左三);锐度和反差都不好(左四);没有反差就没有锐度(左五)。
见下图:

40lp/mm曲线(红色)应位于边缘并大于20%(图形右侧),中心点应大于65%(图形左侧);
20lp/mm曲线(紫色)应位于边缘并大于45%,中心点应大于80%;
10lp/mm曲线(绿色)应非常接近5lp/mm曲线;
5lp/mm曲线(蓝色)应位于整个X轴上并大于95%
以上的MTF曲线评价方法参考自德国的《彩色摄影》杂志。其它杂志或机构的评价标准会有所不同,比如目前日本的绝大多数镜头仅以10p/mm和30p/mm作为判读值。根据MTF曲线对镜头作评价时还须考虑到镜头的不同种类,如对超广角镜头的边缘成像质量就不能过于的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