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虎影谈
老虎影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65
  • 关注人气:3,3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两张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说起

(2012-12-25 07:46:01)
标签:

数码摄影

拍摄角度

自我点评

实图剖析

分类: 摄影交流
从两张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说起

1220日我发了一篇《朦胧之美——走进冬日颐和园》,其中两次说到“糖水片”,有的博友还问起什么叫“糖水片?”网上有一种说法——“糖水片”是“新新人类”讽刺传统技术派摄影师的作品的一种称谓。比较典型的说法是:“视觉感受良好,心理感受平淡”。要够上“糖水片”,首先得视觉感受良好,这是“新新人类”们也不得不承认的。至于心理感受,那又是见仁见智的了,太深奥。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传统摄影的各种题材,很多既没有深刻内涵也没有视觉美感。而新人类追求的所谓糖水片,除了首要的唯美以外,某些情况下也能起到情绪传达的作用。

也有行家认为“只有技术没有艺术;只有构图,没有意图;只有感官美,没有心灵美”的照片称其为糖水片的。  

我倒觉得上都说的挺有道理的,但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传统的、纪实的始终是最具有历史价值的,其他任何创作手段都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二是任何摄影人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您能模仿得非常到位,也不能称之为糖水片。因为真正的摄影从理论到表现形式其实都是相通的。我们在国内影展诸如“大美青海”、“大美西藏”到“大美新疆”的风光片,如果不告诉您这是在什么地方拍的(无特定的地标性地貌、山脉、建筑时),通常是无法区别的,您能说这些都是糖水片吗!因为他们几乎主打的都是光影、色彩效果,后期加工更出彩……

所以,也可以说糖水片就是看起来还是比较过得去的照片,完全没有必要去吹毛求疵、刨根问底……

但就糖水片,站在个人的角度上来一个自我点评或许也能达到与朋友们相互交流的目的,这就是我今天写这篇博文的出发点。

我从上文所发的13张照片中挑选了最最典型的两张照片来进行一番自我点评。

上述两张照片是分别站在顺光和逆光的位置上拍摄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当时属于阴天散射光,但在室外即使是散射光,但云层中所折射出来了光线依然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实际拍摄效果也印证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两张照片它们分别采用了tv1/20sav f/10iso200tv1/13av f/11iso400所拍摄的;第一张拍摄数据tv1/20sav f/10iso200,因为当时光线比较明亮(拍摄时间为14:04),对焦点在亭子上,由于拍摄位置处于顺光状态,所以亭子上的色彩还原非常真实,与周围环境非常协调。而第二张拍摄时间比较晚,所以采用tv1/13av f/11iso400的拍摄数据(拍摄时间为16:00),但由于处于逆光位置拍摄,对焦点在中景的树枝上(属于超焦距拍摄),所以全部画面的清晰度相对比较好,也因为处于逆光拍摄,所以中景也具有了比较好的剪影效果,由于大气通透性较差,朦胧中水墨画的效果也就相对呈现了出来。

上述两张照片均采用RAW格式拍摄。佳能数码照相机的自动色温为5200k,从后期处理中以色彩还原真实(参考雪与亭子柱子上的颜色)为参考色,最后调整的色温为3900-4100K为宜。这就是上述两张照片的全部拍摄数据与后期处理的基本技巧。

从两张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说起
从两张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说起

上述两张照片粗看起来效果还不错,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看点”:前一张亭子柱子上墨绿色色彩的真实还原;第二张中景——清晰的树枝。但他们终究还是糖水片,原因是没有使用三脚架,如此慢的快门速度,照片发虚也就在所难免了——经不起放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仅供朋友们参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