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的三大基本要素——拍摄距离

标签:
摄影三大要素拍摄距离 |
分类: 摄影知识 |

关于如何拍摄出高质量的照片,在谈了拍摄方向和拍摄角度后的最后一个话题就是——拍摄距离。
说到拍摄距离,大家非常清楚,就是照相机镜头到被摄体的实际距离,对于同一被摄体在采用同一焦距的情况下,拍摄距离的变化会引起主体大小和景物范围的变化——拍摄距离近,主体大,景物范围小;拍摄距离远,主体小,景物范围大,这就是景和物的变化。
根据景物变化,我们就可以对景物范围进行区别,从而形成了当下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等景别种类,它主要是为了用于标示主体在画面上所占面积(比例)的大小以及景物范围的多少。
一、远景
远景就是视距最远的景致。远景给人的感觉是视野宽广,景物的范围非常广,最多的是以表现大自然为对象,这种照片主体的中心点是并不十分明显的,但给人的感觉确是场面宏伟,气势磅礴。
二、全景
全景包括被摄体的全貌及其周围的环境。与远景相比,全景照片有明显的中心点,无论是物还是人,其相互的关系非常密切,互为烘托,画面的主体思想是非常明确的。
三、中景
中景是以用于表现主体大部分的画面,常以动作情节为主,对环境似乎显得并不十分的重要。比如拍摄景物,总是拍摄景物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如果拍摄人物,主要去表现人物膝盖以上部分,能使人看清半身的形体以致情感的交流。所以中景在摄影界也称作膝上景。
四、近景
近景是用于突出人物的神情或物体的细腻质感。如近景拍摄的人物,它重点突出的人物的面部表情,尤其是眼神;如果近景拍摄的是物体,那重点就要突出物体的表面特征,尤其象质地的细腻等等。
五、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