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谈徕卡照相机国内市场的走向

标签:
徕卡照相机国内市场走向问题 |
分类: 摄影杂谈 |

前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让我就有关徕卡照相机在国内市场的走向谈谈看法(已经播出),本不想就此问题谈得更多,因为前天有关杂志社给我出了一个难题,CF网站上就对国外拍卖市场上一幅拍成近400万美元的作品,让我以点评的身份谈谈看法,因工作关系又是熟人,不得不硬着头皮对此来了一番说三道四。对此类情况见多了,所以胆子也大了起来,觉得说说也无妨,不就是一个阐述个人的观点(此情将于2012年1月份发表)。
我们的摄影爱好者我相信大家也一定知道一些有关徕卡照相机的情况,但接触到的人肯定不会很多。无论是胶卷照相机还是数码照相机,大家知道最多的肯定是佳能、尼康、索尼、松下……等等,在这类品牌中应该说最被大众认同的可能也就是佳能、尼康和索尼了,尤其是佳能和尼康品牌的照相机无论从照相机机身到镜头,也无论从业余到专业,几乎已经完全系列化了。无论在节假日您在公园里或重大赛事的摄影记者席上,那肯定就是佳能和尼康的天下了,几乎不可能见到诸如徕卡等照相机的出现。那徕卡照相机究竟怎么样呢?
下面我们就从徕卡数码照相机谈起,而且只谈现状。我相信在我们的摄影爱好者手中有徕卡照相机的不会很多,或者说少之又少。尽管我也仅有一款低端的徕卡数码照相机,它与同类数码照相机相比,一是其价格是翻番的;二是从拍摄实际效果来看也几乎打个平手。但纵观来看,徕卡照相机确实是照相机当中的王者,因为我们不能用它的一款低端产品来下定论。在我的朋友中有不少是使用徕卡照相机的,他们的反响是非常优秀的。那么这么好的一个品牌为什么不能象佳能、尼康那样在国内市场上普及呢?原因就在于:
一是徕卡主要重在质量和品牌的定位。德国做徕卡照相机就好比做汽车的劳斯莱斯、宾利——做工精致、质量优异。比方目前佳能和尼康的顶级数码照相机,其图像感应器仍然使用的是COMS片,而徕卡高端数码照相机就图像感应器使用的全部是CCD片(CCD与COMS之比较,我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经有过论述),另外徕卡在用料、做工上一直是以高端品牌所定位,无容置疑。
二是高端品牌必然决定其特定的价位。从目前徕卡的数码照相机群来看,其与佳能和尼康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因为定位决定了它不太可能走大众化消费的道路,如果徕卡“放下架子”,在今天的照相机市场上与佳能、尼康去分蛋糕,已经为时已晚。比如目前徕卡的中端数码照相机的价格基本在10万元左右人民币,高端的已经达到几十万元人民币,那可不是普通人消费得起的,唯有少量专业人员可以“享受”一番。
三是其产品的短线。徕卡的高端产品定位决定了它不可能去走系列化的道路——讲的是(成像)质量,因此其机型较少;尤其是其照相机的镜头几乎都是定焦镜头(成像质量要优于任何变焦镜头),它的一款镜头的价格价格平均都在2万元左右或以上。
由于定位高端,其数码照相机几乎是清一色的全画幅和中画幅,其所拍摄照片的容量也不是普通家用电脑所能处理的。但由于其追求的是高品质,因此非常适合广告业的需求。
综上所述,目前徕卡照相机要在国内市场上走向群体几乎不太现实。当然刚才我在前面说到的,徕卡也有几款低端的数码照相机,尽管像素挺高,但其图像感应器之小(图像感应器越小相对的来说成像质量就要差得多),尽管其镜头的锐度、色彩还原对成像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但其高出其他品牌成倍的价格,并不能被广大的消费者所认同。说实在的,如果它与同价位的其他品牌相比,最多打个平手,有时还不如。
因此,徕卡数码照相机想与其他品牌的数码照相机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只能说任重道远!
以上只是个人一家之言,朋友们看看就是了,千万别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