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摄影光线面面观

标签:
摄影交流层次色彩清晰度与拍摄光线之关系 |
分类: 摄影交流 |

11月18日上午08:10博友莫郁在看了我《数码摄影中的白平衡与色彩平衡镜》一文后,在评论栏内留言:“……白平衡的调试一直是莫郁极为困惑的问题,特别是在宾馆,餐厅的黄色灯光下,层次,色彩,清晰度都成问题,用PS也未能找到症结,解决问题,不知老师可否就这个问题详述一篇?……”
对博友提出的问题,我想分三个方面来叙述,或许能比较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在(室内)低光线环境下摄影,确实是大家比较挠头的一个问题,尤其是用卡片机拍摄,几乎是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我们拍摄照片通常是要追求高清晰度、真实的色彩还原和良好的层次感。这些问题在室外光线条件好的情况下通常都比较好实现,但在室内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了,在掌握不了技巧的情况下,那也就只能是要层次没层次、要清晰度没清晰度、要色彩没色彩(严重偏色)……
因此您想要在室内拍出好照片,必须准确把握如下要领:
拍出高清晰度的照片,首先要求对焦的精准。尤其在室内照相时应尽量采用手动对焦的模式,因为在室内拍摄最忌讳自动对焦,尤其在光线不好(照度低、光线复杂)的情况下,可以说自动对焦几乎是没了方向。同时在室内拍摄时要严格控制好数码照相机的ISO感光度,通常的感光度ISO要控制在200-400之间,专业数码照相机最多也应控制在800或以下,要坚持宁低勿高的原则,否则产生的噪点将会严重影响到照片的清晰度。另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三角架,尤其在手持拍摄的情况下莫忘了拍摄时的快门速度不要低于镜头焦距的倒数,一定要按规矩“出牌”。
在室内拍摄出良好层次感的照片确实要比在室外难度大得多。拍出层次感主要取决于正确的曝光量和照相机镜头光圈的控制量。在室内拍摄,当被摄体(整个画面)反差正常的情况下,正常的曝光量(照相机的自动曝光),就能比较好地再现被摄体的层次感;当被摄体(整个画面)反差比较大的情况下,如果您照顾到了亮的部分,那暗的部分肯定就没有层次感了,如果您照顾到了暗的部分,那亮的部分肯定就会高光溢出,这是一对无法回避的矛盾对立面。克服的办法唯有回避,如在这种情况下拍摄,无论您采用何种测光模式,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无论处在室内何种光线条件下,通常情况下大家都会采用照相机镜头的最大光圈值来拍摄,那我告诉您——错了。因为您想拍出层次感,唯有在照相机镜头最大光圈值的基础上再缩小2档光圈时,层次感的再现才有相应的保证,全世界的照相机镜头在对付层次感方面是无一列外的。
三、如何拍出真色彩
数码照相机在色彩还原方面一直是比较头痛的问题,特别是在室内的光线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常常拍出来的照片在色彩还原上是五花八门,有时往往令人啼笑皆非。在我叙述了上述两个问题后,有的朋友可能会得出一个“结论”——目前的数码照相机照你的这种说法那几乎是无法实现了。确实不错,照相机那毕竟是个机械的东西,在“观看”现实世界的色彩方面它怎么也无法与人的(正常)视觉相媲美。
但只要我们在基本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合理使用照相机的闪光灯,应该说在目前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在使用闪光灯时应采用闪光灯的TTL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时,闪光灯会依据照相机的曝光量来自动输出闪光指数——不至过亮或过暗,此时闪光灯输出的闪光指数(亮度)与您拍摄的距离也是完全吻合的。采用TTL闪光模式拍摄的室内照片,通常在色彩还原上是比较合适的。但我们应该明白,真因为一是在室内特殊光线下拍摄,二是在闪光灯(属于人工辅助光源)下拍摄,您想得到完全的真实的色彩还原,应当说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但这个距离已经比较近了。
另外想说明的一点是,如果您是在拍摄室内静物时,建议您采用长时间曝光(不要使用闪光灯)的方式来拍摄,其效果是非常理想的,当然其色彩的还原依然与当时的外部光线是密不可分可。不知道您意识到没有,比如我们在室外拍摄人物特写照片时,如果被摄人在草坪上,那他(她)的脸部就会发绿;当被摄人上身穿红色服装时,他(她)的脸部就会发红;当被摄人上身穿黄色服装时,他(她)的脸部就会发橘黄色……这就是外部反射光线对主体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
因此,我们无论是室内摄影也好,室外摄影也好;正常光线下拍摄也好,复杂光线下拍摄也好——摄影就是在与光线打交道,就看您如何把握了。
因本人水平有限,不知能否使您满意。
谢谢!到此搁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