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曝光时间与清晰度之间的关系

(2011-10-14 17:34:39)
标签:

摄影知识

曝光时间

清晰度

之关系

分类: 摄影知识
曝光时间与清晰度之间的关系

  以前在有关摄影理论知识方面已经谈了不少,尤其是有关清晰度的话题也不少,因为图像成像的清晰度(锐利度)很大程度取决于机身在拍摄的瞬间是否稳定。大家都知道,对于长焦距来说,哪怕是极微小的晃动都会被镜头放大到我们无法接受的程度对于广角镜头来说就要好得多。

  我们许多摄影爱好者都基本上认同这样一个经验公式——在手持拍摄时,曝光时间应该等于或小于焦距的倒数。比如我们使用300mm的镜头,曝光时间就不应大于1/300秒,这样才能得到清晰的成像照片。但是不知道您有没有想过,这是一条来源于胶片时代的公式,那么它在数码时代是否依然适用?如果你使用14毫米焦距的佳能镜头,它的转换倍率1.6,那么,最低曝光时间到底是1/14秒,还是1/22.4另外曝光时间<1/焦距这个公式的经验性实在太强为什么正好是倒数,而不是0.903/焦距,也不是1.095/焦距?为什么正好就是1当然我们必须认识到,除了焦距之外,曝光时间肯定还和许许多多其它参数相关联的照相机机身和镜头的重量,太轻了肯定发抖太重了也不一定拿得住。如果使用的是尼康VR或是佳能IS(镜头防抖功能)或是机身带防抖功能的,那么在手持拍摄的效果肯定会好得多当然,最佳曝光时间肯定和摄影者控制抖动的能力是有极大关系的

  我们必须承认快门时间是镜头焦距的倒数,它作为一个经验公式——曝光时间<1/焦距的意义仅仅在于说明焦距和最佳曝光时间的相互关系而言。从三角学的角度讲,由于手动而造成相机的角运动,将依镜头焦距长度反映为被摄物体的平面运动(上下、左右等不规则运动)。同样是手的一些稍微的颤抖,对14mm镜头的影响就300mm镜头小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没有厂家防抖功能应用于广角镜一个主要原因。

    到这里,我们的朋友可能会认为,在使用相同焦距的镜头时,数码相机的稳定度应该高于胶片相机,其实是却却相反因为数码相机的感应元件面积通常都要小于标准35毫米胶片的面积当然其模糊圈也小于胶片。所以同样的抖动范围,在底片上或许可能难以辨认或忽略不计如果在CCD/CMOS上,那就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道理就在这里

  因此数码摄影在曝光时间方面,您最需要关心的是数码相机是“相当于35毫米的等值焦距,而不是照相机镜头的标示焦距值如果您还不能理解这个概念的话,那建议您每次拍摄时使用三角架就可以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