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图失衡的对策在那里?

标签:
摄影交流数码摄影构图失衡后期处理对策 |
分类: 摄影交流 |

上文说的是找寻构图失衡的原由,并进行了分析。
按照常规我们可以把解决对策集中在一个问题上展开讨论。为什么?因为当使用50mm标准镜头或大于50mm以上的镜头时,通常是不会出现因镜头因素而造成的构图失衡问题。当然另外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于摄影者照相机拍摄位置及角度造成的构图失衡就是一个低级“错误”问题了。
根据与上一文的话题,造成构图失衡主要存在两个原由:
——摄影者因握持照相机位置、方向与拍摄角度的不同而造成的构图失衡,可以称为人为构图失衡;
——因照相机镜头焦距的不同而造成的构图失衡,特别在采用超广角镜头拍摄时出现的构图失衡,可以暂称为(镜头焦距)被动构图失衡。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在已知构图失衡原由的情况下,明确提出克服与消除已摄画面的失衡问题了。
具体对策为:
克服人为失衡的办法:由拍摄者因握持照相机位置、方向与拍摄角度的不同而造成的这种构图失衡,就需要拍摄者在摄影构图时认真观察所摄画面中相关的水平参照物(建筑物或江河、湖泊、大海等),力求画面的基本平衡,俗话说这就是摄影者的技术功底。这可不是看看书摆弄两下就可以得到的,是长期经验的积淀,而非一日之功。
消除画面失衡的办法:如果一旦所拍摄的画面已经产生失衡,并确认无法再次进行复拍时,那也就只能借助PS的强大功能来进行后期处理了。前面说了,因人为造成的画面失衡是比较好处理了,可以通过PS处理中的“图象旋转”中的“任意角度”即可完成调整的第一步(PS软件其调整的精度可以达到1/3600度);因被动(镜头焦距)造成的画面失衡也同样可以通过PS处理中的“图象旋转”中的“任意角度”与在“复制图层”的基础上,通过“自由变换”工具对画面四角上的任何一个“角位”进行调整,并在四角组合调整中使整个画面完成整体的失衡调整。从目前程度上来说,后期PS处理画面的失衡是一件既轻松又简单的“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