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后期色彩调整有何说法?

标签:
摄影交流数码摄影后期处理色彩调整 |
分类: 摄影交流 |

前几天我发了一篇博文《数码摄影后期PS处理三步曲》,引用了博主“MSF”(化名)的三张照片,简要地介绍了关于数码照片后期处理的三个最基本、最简单的处理方法。今天我引用博主“SLQC”(化名)的三张照片,在后期处理的方式与上次完全相同,不过就是换了一个角度来与朋友们进行交流。因为数码后期处理除了二次构图(裁剪)、亮度、密度、锐度等,应该说色彩是占据了主角的位置。一般我们在看照片时,除了主题突出不突出、清楚不清楚以外,那主要就是照片的颜色好不好了。
我们从以下三幅九张照片可以看出,它们分别为博主“SLQC”上传博客的照片、上传博客的原始照片和本人在原始照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处理后的实际效果照片
从博主“SLQC”上传博客的照片和上传博客的原始照片来看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处理,从构图到亮度、色彩。但在我进行适当处理后,朋友们会发现所有荷花的颜色起的变化比较大。这里面有的朋友就会问,是博主“SLQC”原始照片的色彩真实!?还是你处理后的色彩真实!?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肯定地告诉您,两个都不真实。更严格地来说博主“SLQC”的色彩可能失真小一点。那么能否把它还原成当时的真实色彩,可以说根本就不可能——因为任何被摄影体在不断变化的光线条件下,其本身反射出的颜色随受光光线的变化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通常只能去寻找能被我们肉眼能接收的常规颜色。一旦违背了常规色彩,就有可能被认为是“造假”!
这就是今天本文的核心问题。
近年来,国内经常有影展影赛在征稿启示中对纪实类的作品特别表明“不可改变原始影像和进行过度的色彩调整”,对所谓“过度”后期调整色彩的纪实作品在影展影赛中被认为是PS、不真实。我想,如果说黑白纪实摄影作品是真实的话,那么彩色纪实摄影作品只要是忠实于原创的影像,在其不改变画面中的任何符号(不添不删画面中的任何物体),作者按照自己的理解对所拍摄的画面仅做后期色彩调整,哪怕这种后期色彩调整的效果有些“过头”,也是无可非议的,纪实摄影后期调整色彩没有过度之说。
而目前出现的那些移花接木,叠加处理,那才是真正的不真实——造假!比如最近一期摄影手机报上点评的一幅“作品”,大体意思讲的是作者后期进行了合成,使“作品”多了几分生命力……我倒认为作为权威报刊在作为推广摄影作品上是不应提倡的,为什么现在参赛摄影作品作假如此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