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摄影的话题,真可谓话题多多。对于摄影爱好者听的最多的话题象风光摄影、人物摄影、静物摄影、新闻摄影、体育摄影、纪实摄影、天体摄影、微距摄影、花卉摄影……等等等等,但是很少听到如“‘四时’摄影”、“‘四季’摄影”、“超焦距摄影”、“光绘摄影”等平常很少碰到的话题。实际上有关摄影的分类往往都是人为的,有的摄影家非常不认可这样的分类。严格意义上讲摄影的种类最主要的区分无非就是静态摄影与动态摄影两大部分。既然有了各种各样的分类,我们也就只能入乡随俗了,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分类细了总比粗的要好。
“四时”摄影中的“四时”通常是指的一天中的早晨、中午、黄昏、夜晚四个时段。这四个时段对摄影爱好者来说,能理性地了解它对于拍好照片其实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一般摄影爱好者认为只要天气好就能拍出比较象样的照片来,其实不然。下面就从一天中的早晨、中午、黄昏、夜晚四个时段简要地来看看它们对拍摄照片究竟有什么关系?
一、早晨(第一时段)
我们通常把从黎明(天刚刚亮开始)到日出后一小时左右称早晨。在这段时间里空气非常清新,但四季的早晨景象又是各有不同,拍摄的方法也各有所不同。
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一般人普遍认为拍摄月亮是在晚上最好,实际上早晨也是拍月亮的大好时光,尤其在春末秋初日长夜短时,太阳刚刚从东方升起,此时月亮还挂在西边,这时天空比较明亮,景物轮廓也比较清晰,我们可以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拍出夜间的效果,而且比真正夜间效果会更好些。原因是真正的夜间景物太暗,无法与月亮作一次性曝光。
尤其是在早晨太阳升起半小时时是您拍摄花卉的绝佳时段,只要您选择好拍摄对象、拍摄角度,此时的光影效果是一天中的最佳效果。
二、中午(第二时段)
所谓的中午,也就是通常的上午或下午时段,此时属于正常的摄影工作时段,无论光的强度、色温、光线、方位等等,都比较容易掌握。尤其是数码照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在色彩还原上都比较准确;另外此时的太阳均大约位于45度角左右,拍摄的物体通常立体感比较强。所以它是摄影的常规拍摄时段。
上面说的中午时段是指上、下午时段。如果真是真正的中午时段是摄影人比较忌讳的,因为此时光线强烈,反差大,色温高。尤其在强光下拍摄人物时,容易使人皱起眉头、睁不开眼睛;而反差强则会冲击质感;色温高,拍出来的彩色照片时常会偏蓝。
三、黄昏(第三时段)
实际上黄昏时段也是摄影人拍摄照片的好时光,此时当您把圆圆的、红红的夕阳与湖光山色一并摄取时,基本上可以依据照相机的自动测光模式一气呵成;另外当您依据照相机的自动测光模式确定的曝光组合时,由于夕阳光线还比较强烈,会使周围曝光不足而出现剪影的效果(剪影效果也是一种创作手法);如您不需要剪影效果时则可以通过曝光补偿的方式来加以弥补(曝光补偿量一般控制在+1~2EV档之间;但往往在当镜头与夕阳保持某一角度时,镜头中可能有时会出现光斑,为避免光斑破坏画面,您可按下景深预测钮,从取景器中观察有无光斑,当取景器中出现光斑时,可用手或帽子等物体在镜头前加以遮挡来克服。黄昏摄影是别有一番情趣的。
四、夜晚(第四时段)
夜晚俗称夜间,从黄昏后至黎明都属于夜晚,此时从万家灯火到万籁俱静,月明星亮,正是拍摄星空的大好时段。因为拍摄星空,需要将相机装在三脚架上长时间曝光,因为此时大地的轻微颤动也会使照相机的颤动而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夜间通常并不是漆黑一片,只仅仅是照度低,只要自己控制好曝光时间,几乎可以拍摄出任何的夜间景色,它可以因曝光时间的不同而获得各不相同的夜景效果。
但需要说明的是,如夜间的天体摄影、运动的光线(如运动中的汽车等)以后有时间再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