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拍摄角度的话题

(2011-02-14 09:03:33)
标签:

摄影知识

摄影构图

拍摄角度

关系

分类: 摄影知识
关于拍摄角度的话题

我在前面关于摄影构图的博文中一共谈了10个话题,即10个基本的构图方法。实际上上述10种摄影构图方法是作为平面构图的基本线条问题。在线条中讲究的是一个视觉的平衡。实际上基本构图法的核心主要取决于摄影中拍摄角度。摄影中的拍摄角度涵盖了拍摄高度、拍摄方向和拍摄距离三个部分

下图为平摄拍摄角度的示意图:

关于拍摄角度的话题

一、拍摄高度

    平摄:平摄是照相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的一种拍摄角度。平摄一般可以分为正面、侧面、斜面三种。正面拍摄,镜头光轴与对象视平线(或中心点)一致,构成正面拍摄。正面拍摄的优点是:画面显得端庄,构图具有对称美。用来拍摄气势宏伟的建筑物,给人以正面全貌的印象;拍摄人物,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人物的正面形象。其缺点是:立体感差。

仰摄:仰摄是照相机从低处向上拍摄。仰摄适于拍摄高处的景物,能够使景物显得更加高大雄伟。由于透视关系,仰摄使画面中水平线降低,前景和后景中的物体在高度上的对比因之发生变化,使处于前景的物体被突出、被夸大,从而获得特殊的艺术效果。 

     仰摄的角度近似垂直,叫做大仰。一般表示人物的视点,以表现其晕眩、昏厥等精神状态。 

    俯摄 俯摄与仰摄相反,是照相机由高处向下拍摄,给人以低头俯视的感觉。俯摄视野开阔,用来表现浩大的场景,有其独到之处。 

二、拍摄方向

    正面角度正面角度是指照相机与被摄对象正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对象的正面具有典型性的形象。例如建筑,无论古今在设计上都注重正面的样式与装修,如北京的天安门以及各展览馆、博物馆等。正面角度能够表现对像的本色。人物相貌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正面形象更具有人物相貌的特点。正面角度的构图,主要是表现对象多处在画面的垂直中心分割线上,常是对称的结构形式,一般说来正面的构图形象比较端庄。稳重。 

    斜侧角度斜侧角度是指照相机偏离正面角度,或左、或右环绕对象移动到侧面角度之间的拍摄位置。偏离正、侧面角度较小时,往往对正侧面的形象变化不大,可在正、侧角度范围内选择适当的拍摄位置,使之既能表现出拍摄对象正或侧面的形象特征,又能使被摄体的形象又有丰富多样的变化,往往能收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侧面角度侧面角度一般是指照相机与被摄对象侧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主要表现某些对象的侧面具有典型的形象。如在人像摄影中,侧面角度能看清人物相貌的外部轮廓特征,使人像形式多样变化。在客观对象中,有许多物体是只有从侧面才能看清它的相貌的,例如人走动时的身影,各种车辆的外以及某些用具都有这样的性质在这种条件下侧面角度就能更好地表现对象的特色。侧面角度较之正面角度有较大的灵活性,在侧面垂直角度左右有一些变化,就可以获得最能表现好拍摄对象侧面形象的拍摄位置。 

    反侧角度反侧角度是指照相机由侧面角度环绕被摄对象向背面角度移动的拍摄位置具有一定的反常的意识。往往能将被拍摄对象的一种特有精神表现出来,在与常用的正面、侧面、斜侧面角度的对比下,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往往能获得很生动的形象。当然对于某些对象来说有如斜侧的形象相似。因此反侧角度对摄影对象是有要求的,或者说是只有适当的对象才可选择反侧的方向。 

    选择何种拍摄方向,不仅是主要使被摄对象的形象有变化,构图的形式有变化,更主要是表现内容也可能有变化因此考虑拍摄方向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被摄对象和主题表现的要求而变化。至于正面角度、斜侧角度、侧面角度、反侧角度以及背面角度等都没有任何的优劣之分,运用得当,都会获得成功的构图。 

三、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指照相机与被摄体间的距离。在使用同一焦距镜头时,照相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越近,相机能拍摄到的范围就越小,主体在画面中占据的位置也就越大;反之,拍摄范围越大,主体显得越小。通常根据选取画面的大小、远近,可以把照片分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和远景。

拍摄高度分为平拍、俯拍和仰拍三种拍摄方向分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背面角度等;拍摄距离是决定景别的元素之一。

以上统称几何角度。摄影角度除了上述三个部分外包括了心理角度,主观角度,客观角度和主客角度。在拍摄现场选择和确定拍摄角度是摄影师的一个极其重点工作,因为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造型效果,具有同的表现能力。角度可以纪实再现或夸张表现大俯大仰并富有特殊表现形式就看您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如何通过巧妙的构思,把各种各样的拍摄方法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