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老虎影谈
老虎影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65
  • 关注人气:3,38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谈曝光补偿在拍摄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2010-11-03 06:30:07)
标签:

摄影杂谈

数码摄影

曝光补偿

实际应用

操作技巧

分类: 摄影杂谈

      再谈曝光补偿在拍摄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我在前面的文章中曾多次谈到摄影中的曝光补偿话题,在《拍出层次感——关键在于控制好合适的曝光量》一文中专题谈到了此话题,那么在用单反数码照相机拍摄时,照相机上的曝光补偿功能究竟该如何使用呢?这就是今天我要回答朋友的话题。

 同样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也曾多次讲到现在的数码摄影在曝光中与过去的胶卷摄影时是决然相反的。胶卷摄影在曝光方面实实在在存在着一个“宁过勿欠”的问题——你就是曝光超过1档时,往往拍出来的照片非常好,“有时”即使曝光补偿达到+2档时,也没有觉得曝光过度了,为什么?话题就在这个“有时”上;同理,在数码摄影中,现在我们强调的是“宁欠勿过”——这是由数码感光元器件的特性所决定的,对于我们摄影人来说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技术理论上的分析与探讨,有时还说不清楚,讲多了反而会产生误导。同样在数码摄影中这个“有时”也同样存在于我们实际拍摄的整过程。您理解了、会用了,就可以少拍些“废片”——指质量不高的照片。所以说我今天的话题就是要通过我在数码摄影中对照相机上的曝光补偿功能在实际使用中的体会与大家一起分享,纯属个人的观点,仅供朋友们参考。

    一、“正常曝光”在实际拍摄中遇到的“困惑”

不知道大家感觉到没有,在数码摄影中无论您是使用照相机的全手动、全自动,还是半自动曝光优先等模式时,当曝光合适时——曝光“正确”时,其指示位置位于“0”——即为曝光“合适”、“正确”,但拍出来的照片有是比较好,有时并不十分理想。尤其当拍摄同一被摄体时,因拍摄的角度不同,差距就更大了。往往那些您认为不太理想的照片上就象覆了一层簿薄的塑料膜,真是挥之不去,您就是想通过后期的PS处理一般也难以去除,让人十分的闹心。明明曝光是“正确”的,为什么有时好,有时不好,问题究竟在那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展开话题的引子。

二、用“曝光补偿”就可以较好地解决所面临的这个“困惑”

对于因“正确”曝光出现的上述问题,并不是说照相机的正确曝光出了问题,因为照相机的曝光正确与否是与拍摄时的现场光线、包括自然光线、人工光源等,都会对照相机的测光系统发生微妙的变化,因为照相机的测光系统并非万能的,尤其在复杂光线的情况下,照相机的自动测光系统往往会“失灵”,因此就造成了上述问题的发生,也就是上面所说的“困惑”。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照相机上的曝光补偿功能来较好地加以克服(或说纠正)了。

那么在什么样的光线条件下,我们应该如何利用曝光补偿来使照相机的曝光得到合适的纠正呢?因为照相机的自动测光系统仅对正常光线的测量是比较可靠的,对复杂光线它是比较难以对付的。根据长期摄影的体会,在以下各种光线条件下您可以采取相对应的方法来调整曝光补偿量,使照相机的曝光更加“正确”,使拍出来的照片更加“漂亮”……

1、当在晴空万里无云的光线条件下拍摄时,在照相机测得正确曝光的基础上,曝光补偿量应调整为-1()-2()区间;

2、当在晴天多云天气的光线条件下拍摄时,在照相机测得正确曝光的基础上,曝光补偿量应调整为-1/3-1/2(有的照相机档位是以1/2档递进,有的是以1/3档递进的—下同)-1()区间;

3、当在阴天的光线条件下拍摄时,在照相机测得正确曝光的基础上,曝光补偿量可以为0(即以照相机实际测光为准)

4、当在光线比较暗淡,如傍晚时分等条件下拍摄时,在照相机测得正确曝光的基础上,曝光补偿量可以为+1/3+1()区间;

5、对在特别明亮或昏暗的特殊光线条件下拍摄时,您可以分别采取以-1-2()区间和+1+2()区间的曝光补偿量来试试,直到您满意为止。

下面是两张分别以1/2档和1/3档曝光量为递进制的示意图:

再谈曝光补偿在拍摄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再谈曝光补偿在拍摄中的实际应用问题

提示:

1、在高于正常(明亮)光线条件下拍摄时,以通过曝光补偿功能以减少曝光量来获得合适的曝光;

    2、在低于正常(暗淡)光线条件下拍摄时,以通过曝光补偿功能以增加曝光量来获得合适的曝光;

3、重要的是在于您必须在对自己照相机(性能)十分了解的基础上,方能熟练使用照相机的曝光补偿功能。

多试、多练,成功在于熟能生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