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画幅与非全画幅在视角上的对应关系

标签:
摄影知识数码照相机全画幅aps-haps-c对应关系 |
分类: 摄影知识 |
我们在谈及数码照相机有关全画幅与非全画幅(APS-H、APS-C)话题时,有的还并不清楚它们之间到底是个什么关系。今天我就用在PS作的一幅示意图来解释可能就比较清楚了。
如上图,镜头的视角(对角线视角)是指从方焦平面(图像感应器)对角线的两端到镜头主点(第2主点)连线之间的夹角,以角度来表示在像方焦平面上被摄体的成像范围。因此,当决定视角要素的像方焦平面发生大小变化时,视角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就如上面这张示意图上我们可以看出,当图像感应器变小时,视角也随之变小了。尽管视角发生了变化,但照相机镜头的焦距并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说,不管使用何种尺寸的图象感应器,对于50mm的镜头它的焦距始终都是50mm,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
焦距是镜头内主点到图像感应器(像方焦平面)的距离,它是不会受图像感应器大小影响的。但是,当图像感应器变小时,其视角也就变窄了,这时相应的镜头成像特性就会变得十分象长焦距(远摄)镜头了。
所以,当我们在使用50mm镜头时,此时的50mm镜头的视角(46度)就会等同于80mm镜头的视角(30度)的镜头了,我们会明显地感觉镜头的焦距仿佛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应该懂得,上述现象在实际镜头本身的构造和光学特性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
说白了,APS-H和APS-C图像感应器就是在全画幅画面的基础上截取了中间的大部分或一部分画面,只是大小而已。至于APS-H与APS-C画幅的成像质量与全画幅来相比,那是另外一回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