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镜头光圈值和虚化背景的关系

标签:
摄影知识镜头光圈值背景虚化 |
分类: 摄影知识 |
——再谈摄影中有关“景深”的话题
近日有网友提问:能否通俗易懂地讲讲什么是景深的原理?
答:实际关于这一问题我在昨天的博文中已经说的非常详细了,对此我想以简单的方式就景深的概念问题,用达比方的形式做一形象的说明来回答这一问题。首先照相机镜头在焦距相同的情况下其虚化效果的大小是由照相机镜头光圈值的大小所决定的;其次其虚化效果也是由照相机镜头所具有的景深所引起的。
景深是指在照片中看起来的合焦的范围(可以接受的清晰度范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对于各种像差都进行了补偿的镜头,其合焦应该是一个平面。但在实际前后部分的成像看上去也是清晰的,好象是合焦了一样,对这个可以接受的清晰度范围就被我们称之为——景深。
景深与光圈值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关系是可以通过数学计算公式得到的,但其计算过程过于复杂,所以在此不熬述了。
当光圈缩小时,景深范围就扩大,其合焦范围就变得更宽了。比如您用一张A4纸把它卷成一个圆筒形——形成了一个洞,您用肉眼去观察——当您慢慢缩小“洞口”的时候,您会发现通过“洞口”所看到的东西会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缩小光圈与景深的关系基本上和上述现象是相同的,所以照相机镜头与上述实验是同一个原理。只是照相机镜头的控制光圈是用叶片代替了手工收缩的功能。
另外,照相机镜头的光圈是具有调节进入照相机内部光量作用的,同时照相机镜头还具有增减合焦深度的功能。因此,为了在得到适当景深的同时还能保证得到合适的曝光量,这里主要靠的就是在图像感应器前面的快门,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快门开闭时间以保证曝光量的准确与否。
实际道理就这么简单,但在具体摄影中的熟练掌握,只有我们的摄影者通过多多的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才能拍出带有鲜明景深特色的好片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