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招搞定摄影作品高清晰度

标签:
摄影技巧高清晰度理论与实践探究 |
分类: 摄影技巧 |
——六招加两招,招招都管用
一是构图优美、主题突出;
二是色彩还原、追求逼真;
三是清晰度高,赏心悦目。
如何使自己的摄影作品达到高清晰度,这或许就是摄影爱好者梦寐以求的目标。有的寄希望有一台性能优异的照相机,有的寄希望有一只高成像质量的专业镜头等等……
作为摄影人我对此十分理解。
实际上搞定高清晰是受约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一环口一环,缺少或忽略了某一环节均会造成作品清晰度的降低。提高摄影作品清晰度除各方面的其他各类因素外,主要大敌就是——机身的抖动(焦距或镜身越长抖动越厉害)!那么要提高摄影作品的清晰度究竟靠那些环节呢!
六个主招:
第一招——使用高性能的照相机(机身—特指单反相机):在一定程度上照相机本身的性能(指标)是决定摄影作品清晰度的重要环节。其中包括有效像素、降噪性能、对焦精度等。
相对而言,高像素是保证高清晰度的重要前提,一台800万像素与一台2000万像素的照相机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对此不需更多的熬述。
另外,随着数码照相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降噪性能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如果在没有快门线的情况下,如照相机具有自拍功能的应成分利用,但是自拍功能最大的缺点是只适合拍摄“死”被摄体——摆拍,对移动目标的拍摄是完全不适用的。
——俗称双保险
——俗称三保险(此招不适用于所有的照相机)
第六招——充分发挥全时手动对焦功能:目前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数码照相机,包括傻瓜照相机都具有自动对焦功能。从目前我们对部分照相机进行的对焦精度测试来看,其效果非常好。但也有部分合焦不准或合焦迟缓的现象。为此,建议:一是尽可能采用全时手动方式进行拍摄——即以相机或镜头自动对焦为主和以手动修正为副的对焦方式;二是完全手动对焦。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合焦不精而造成的图象模糊而降低摄影作品的高清晰度。
两个副招:
第七招——辅以接目增距器或弯角取景器:接目增距器在取景时会对被摄目标进行适度的放大,使拍摄者对对焦精度的确认更加容易;弯角取景器比接目增距器更胜一筹,主要是放大的倍率更大,确认精度更加直接,同时更便于低角度拍摄和方便构图。
此招仅适用于全时手动或全手动对焦状态下的拍摄。
第八招——选择好合适的光线和拍摄角度:拍摄出高清晰度的摄影作品并非仅仅上述硬件所完全能解决的问题。在全部掌控上述七招的前提下,不得不提出最关键的一招,那就是:要拍摄出高清晰度的摄影作品——选择好合适的光线和拍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环节。自然光线和人工光源对摄影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和不同的拍摄角度,都将对照片的清晰度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
一是摄影的最佳时间段为晴天或少云天气条件下的上午7—8点钟或前后一小时;下午4点种或后1-2小时区间,此时光线柔和、适中,非常适合拍照;同时风力应小于1级或无风的天气则最佳(当被摄体若有随风摇摆时不应进行拍摄)。当然拍摄风光照片时首先要考虑到当时的大气透明度。
二是拍摄的角度问题,要能表现出作品的高清晰度和细部特征,拍摄角度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通常逆光、侧逆光、侧光更能反映所拍作品的细部特征。比如花卉的纹理、鸟的“数毛”效果等。
至于后期的PS处理那是另一会事了。但是后期在PS处理中个人认为只能作适当的色彩、锐度调整和必要的裁剪(彩色胶卷底片在彩扩过程中一点也不例外),否则也就失去了摄影作品的本质含义——即造假。
总之,想要拍摄出高清晰度的摄影作品,一要靠基本的摄影理论知识,二要靠多实践、多总结。长期坚持必有成果。
如果您在拍摄每一张照片时真正做到了:构图主题突出、相机纹丝不动(抖)、对焦精确到位、曝光恰到好处,那么相信您离张张都是好作品的距离就不远了。
上述纯属个人多年摄影实践的体会,不当之处欢迎影友们批评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