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贵金属纪念币的拍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地困扰着我们,可以说是我们梦寐以求想去克服的一个极其专业性的技术难题。
今天,我就贵金属纪念币拍摄的解决方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为使问题能够更直观地加以说明,就从目前即将发行的2007中国丁亥(猪)年金银纪念币入手,可能更能直观地进行深入的探讨。
今年发行的2007中国丁亥(猪)年金银纪念币共计13枚(正反共26面)。在中国金币网公告中显示的全部13枚26个面的样币照片中,其阴影率达到了100%,其中只有1个面阴影率为3-5%,其余25个面的阴影率均在40%以上,最大的达到了70%以上,在某种程度上确实碍于中国金币的形象的宣传。
那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一技术性难题呢?不妨我们先从最基础的摄影基础理论知识开始来解读这一比较困惑的难题。
拍摄金属物体在摄影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各种教科书中各家有各家的高见。尤其有关拍摄金银纪念币的拍摄方法,尚未在有关教科书上见到过,加之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未去做过从理论到实践方面的过细探究,就我们到目前为止还被这一难题所困扰着的事实就是一个例证。
从理论上讲,金属物体拍摄无非就是要如何去克服金属面的反光所造成的阴影。那如何克服呢?我们首先从理论上来分析原因:
图一:2007年猪年生肖币拍摄照片实例
![贵金属纪念币拍摄的基本方法 贵金属纪念币拍摄的基本方法]()
一、金银币拍摄中出现“鬼影”现象的成因
物体反光源于光的作用,只要有光,任何物体都会反光。而金属的反光不同于其他物体,尤其金银币的镜面反光更是重重地困扰着我们。但是,不知我们发现没有,不同的角度其反射和折射的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解决阴影的方法首先应注意拍摄的角度。
因为不同的角度所反射的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我们完全可以从调整拍摄的角度在照相机取景器里用肉眼来观察其反光的实际效果(因为在照相机取景器里用肉眼观察到的反光的实际效果和实际拍摄效果是基本一致的)。因此,要较好地解决金属表面的反光,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在拍摄过程中,通过调整拍摄角度来加以克服,这是其中解决金属物体反光的方法之一。
与此同时,在拍摄中要注意克服和排除其他杂光对反光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在拍摄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现实问题。也就是说在实际拍摄过程中,在拍摄现场应尽可能地避免诸如具有强烈折射的白色、米黄色等墙面及物体,为拍摄创造出一个有利环境,这也是其中解决金属物体反光的方法之一。
二、关键在于选择拍摄的最佳光源
任何物体本身色彩的还原来自于光的反射,不同的光源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差别(俗称色差)。
光源一:白炽灯——在白炽灯照明条件下拍摄,照片偏黄红色。
光源二:日光灯——在日光灯照明条件下拍摄,照片略偏青色。
在上述照明条件下,如果周围环境有某种颜色的干扰,照片同样会造成偏色。
光源三:自然光——自然光源比较复杂,不同天气、不同时间段所生成的光源的不尽一致的。自然光有直射光(顺光)、逆光、反射光(固定和不固定—手动调整)、散射光(折射光)和漫射光等五种。在试拍过程中,我们发现第四种光源在我们拍摄的实践过程中较好地克服上述问题,试拍实践证明唯有散射光和人工光源可以分别较好地解决拍摄金、银币的这一技术难题。但采用散射光进行拍摄必须在有良好的天气,并在无直、反射的条件下进行拍摄(此时被摄体具有良好的色彩还原性),实际上也唯有这一光源为最佳的金币拍摄光源。这样也就从源头上解决了贵金属纪念币拍摄的方法之一。
三、掌控好白平衡以确保色彩的真实还原
白平衡是摄影中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但往往被忽视。白平衡它是解决被摄物体色彩还原的关键所在。
众所周知,在不同光源条件下,物体所显示的颜色是完全不同的。比如一面红旗,在暗室里是什么颜色也没有;在白炽灯照明条件下,显深红色;在日光灯照明条件下,显青红色;在自然光(顺光)照明条件下,显朱红色(既显示红旗的本色)。但在自然光(逆光)照明条件下,则显灰白色。
因此,不同光源的照明条件必然会对金属物体的拍摄造成严重的影响。
所以,我们在拍摄贵金属纪念币时必须严格控制好白平衡,以确保被摄物体的色彩还原,还其金属质感的本来面貌。这样也就从理论上解决了贵金属纪念币拍摄的重要方法之一。
四、贵金属纪念币拍摄时需掌握的基本方法
㈠分别采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拍摄。拍摄金币宜采用自然散射光源拍摄;拍摄银币宜采用人工光源拍摄;拍摄金银镶嵌币宜采用自然散射光源或人工漫射光加辅助荧光灯光源。
㈡正确调整白平衡。可以使用测光表以准确获取当时拍摄条件下的光源指数(但目前高级数码照相机其本身就具有完备的自测光功能和手动控制白平衡模式功能,所以基本上不需要采用以测光表来获取白平衡指数)。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借助数码照相机不同于传统照相机的优势,通过试拍直接观察拍摄效果,随时调整白平衡,以获得最佳效果(此种方式只适用于照相机的手动曝光模式)。
㈢选准拍摄角度(照相机镜头与被摄物体中心的垂直度大体上控制在10度左右)。拍摄角度过大会造成被摄体变形(轻微的变形可以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应用PHOTOSHP来进行调整和解决),所以拍摄角度应严格控制在10度左右,以防止被摄物体的严重变形。
㈣选好拍摄镜头。
(1)拍摄贵金属纪念币应选用大口径超长焦距变焦镜头拍摄,因为大口径超长焦距变焦镜头的解像度比较高,应是拍摄贵金属纪念币的最佳选用镜头之一。
(2)拍摄贵金属金银纪念币亦可选用焦距100MM以上的带有近摄补偿系统(CRC)的微距摄影镜头,这样可以使被摄物体的放大率达到原大或更大一些。这种镜头具有像场很平、畸变很小、分辨率高、反差较强、景深较浅和描写性能出色的特点,所以说它也是拍摄贵金属纪念币的可选镜头之一。
(3)第三是选用中长焦距镜头、小光圈,以增大拍摄物体的景深效果(这是拍摄高质量静物的重要方法),同时在中长焦距镜头的基础上加载1.4倍或2倍增距镜进行拍摄,其效果会更好些。但加载增距镜会降低画面的清晰度,在拍摄直径3CM以上的币时影响不大,如拍摄直径2CM以下的币时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拍摄贵金属纪念币一般不宜使用50MM以下的微距镜头。因为这种微距镜头离被摄物体过近,其照相机机身和照相机镜头的反光会造成被摄物体表面许许多多不规则的阴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条件许可的话最好采用大口径高解像率150MM以上的定焦微距镜头进行拍摄。
㈤必须使用三角架、快门线(有条件的应使用专业摄影三角架——俗成平台或云台)。使用三角架和快门线可以有效防止机身抖动,以提高图片的清晰度(建议整个拍摄采用全手动方式,通过调整白平衡、最佳光圈值、适当增减曝光量和辅助灯光位置先期进行试样拍摄)。这样也就从手段上解决了贵金属纪念币拍摄的重要方法之一。
在解决源头、理论和手段三个方面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进行拍摄,就可以基本上达到了还原贵金属纪念币本来的色彩面貌和基本上解决了反光而造成的阴影,其阴影率可以控制在5%以下(实际上其5%以下的阴影率反而起到了贵金属纪念币的立体效果)。拍摄直径较小的币时最好在镜头前加载增距接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放大倍率,增强清晰度,其拍摄效果更佳。
五、关于拍摄无镜面和有镜面金银币的特殊技巧问题
在拍摄金银币过程中,由于金银币本身制作工艺不同,在拍摄过程中的布光可以拍摄出无镜面和有镜面两种绝然不同效果的照片。上述常规拍摄方法是拍摄无镜面效果的基本方法。在拍摄有镜面效果照片时,关键在于采用手动定位遮光方式,可以达到全镜面的特殊效果而一改以往杂乱无章的似镜面非镜面的现象。
其中对金银币在制作过程中采用的喷沙工艺,可以在手动定位遮光方式下获取特殊的立体效果(这一拍摄手段在实际拍摄过程中采用手工移动遮光方式可以获取各种不同的立体效果——根据实际需要而确定)。
上述探究是本人在实际拍摄50枚熊猫金银纪念币过程中所探索出来的一些不太成熟的见解(主要收获:一是基本上解决了金银纪念币拍摄中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阴影问题,二是基本上解决了同一拍摄对象能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立体效果问题)。
关于阴影问题个人认为:无规则,不能衬托图片立体效果的可真正称为“阴影”现象;有规则,能衬托图片立体效果的阴影,在金银币拍摄中应严格称为“镜面”效果。
六、关于使用数码照相机拍摄应注意的基本要领与后期处理方法
㈠数码相机拍摄应注意的基本要领
使用数码相机拍摄贵金属纪念币重在要控制好白平衡,有了正确的白平衡的设定,将有利于其色彩的还原,这是在贵金属纪念币拍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要素。普通全自动数码照相机(即数码傻瓜照相机)在某中程度上在获取白平衡功能方面要优于中高档数码照相机,而且普通全自动数码照相机在拍摄过程中能通过液晶显示屏直观地看到最终的拍摄效果。而中高档数码照相机通常不设置此功能,仅在自动白平衡设置的条件下获得一般拍摄效果。当在手动设置白平衡功能程序时,也只能在100K固定绝对值范的围内设定,这就决定了都不可能获得准确的白平衡值。
为什么在使用数码照相机中要反复地强调白平衡呢?主要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正确设定白平衡值将有利于色彩的还原;二是正确设定白平衡值将有利于提高相片(即文件)的容量——增大像素。
实践证明,在同样的条件下,使用同一数码照相机,拍摄同样图象,设置不同的白平衡值其最终所获取照片的像素是不同的。如在照相机同样设定为820万像素,当白平衡(色温)设定为5600K(基本正确)时拍摄时文件的容量是2200K;当白平衡(色温)设定为5000K(偏低)时拍摄时文件的容量是1980K。因为文件容量的大小决定其像素的高低,因此证明正确设定数码照相机的白平衡值将对提高照片的高清晰度起到重要的作用。
根据拍摄实践经验,建议在使用数码照相机拍摄时应尽可能地采用RAW格式进行拍摄,此格式的文件容量大、色彩饱和度高,图象更清晰,同时此种格式拍摄的图象十分便于调整图片的明暗度,并不会造成文件信息的丢失,为后期制造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此格式图象文件先期在专用软件下处理好后转换成JPEG格式——原格式图象文件会自动保存)。
㈡贵金属纪念币图片后期处理的基本方法
就象上面所述,我们可以推理,任何一款数码照相机所拍摄的任何一张照片,其色彩还原率均为相对准确。为了达到高准确的色彩还原率,我们就完全可以借助于PHOTOSHP图象处理软件来进行图片的后期(制作)处理。
PHOTOSHP图象处理软件在设计开发中已经完全注意到了上面所叙述的问题症结。所以相机制造商和图象软件开发商早已在这方面开展了广泛的技术合作。首先相机制造商在制造照相机时就将照相机在记录图象信息时同时记录拍摄信息。所以,我们所拍摄的每一张数码照片中均有两条信息记录带,一条是图象信息记录带,另一条是数据信息带。其中数据信息带详细地记录了本图象的基本信息,就拿中高级数码照相机的数据信息带来讲,它详细记录了拍摄该张图片所使用照相机的制造商、型号、拍摄时间、光圈值、快门速度、文件大小(容量)、文件格式、像素值等近30个左右的数据值。
为此,图象软件开发商在开发设计软件时就根据拍摄图象的实际数据进行调整(即恢复还原该图象的当时实际情况)。我们在后期制作过程中所常用的PHOTOSHP图象软件处理器就是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正因为PHOTOSHP图象软件处理器具有强大的图片处理功能而被(数码)摄影界所广泛应用。
那么,图象的后期处理又应从何开始呢?这是数码图片后期制作处理中最重要的一步。首先在在色彩还原上,我们可以使用PHOTOSHP图象软件处理器时首先应打开图象菜单,通过图象调整中的自动色阶(SHIFT的+CTRL+L)和自动对比度(SHIFT+CTRL+ALT+L)来还原所拍图象的本来面貌;其次在调整上述数据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亮度/对比度和色相/饱和度等方面的调整,以及使用滤镜等特殊功能软件来创造出具有特殊艺术效果的图片;三是进行必要的图片剪裁,以去除糟粕,留下精华,达到美化图片的效果。
实践证明:使用PHOTOSHP图象软件处理器中的自动色阶(SHIFT的+CTRL+L)和自动对比度(SHIFT+CTRL+ALT+L),完全可以再现现场拍摄中肉眼的实际观察效果,以其达到色彩还原的真实效果。
图二:采用上述方法拍摄照片的实际效果比较
![贵金属纪念币拍摄的基本方法 贵金属纪念币拍摄的基本方法]()
散射光:色彩还原逼真。 漫射光:色彩还原较差。
![贵金属纪念币拍摄的基本方法 贵金属纪念币拍摄的基本方法]()
人工光源:色彩还原逼真。 漫射光:色彩还原差。
原文摘自《中国金币》杂志2007年第1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