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进家门,我就把小飞侠高高举起然后抱在怀里,对他说:“你妈妈打电话告诉我说别的学校围棋教练在赛后都抱自己的学生、而你的教练对你和同学却很淡然。爸爸来抱抱你,就算是替教练补偿的。”
小飞侠双眼一下子变得雾蒙蒙的。他低声说:“你这么一说,我心里怪酸的。”
呵呵,小家伙,很容易动真感情。这一点,仿爹娘。
想起了几年前,小飞侠蹒跚学步时,我偶尔下班回家早,天还没黑,他刚巧被妈妈带着正在小区平台上玩耍,我老远吹一声口哨,他就口里呼喊着“爸爸”、一摇一晃地飞奔过来,我迎上去抱起他不断地抛向上空,他略带紧张却又满脸幸福笑容、奶声奶气地欢呼着:“
飞了 ~ ”…… 这游戏,我已经很久没陪他玩了。
这会儿,轮到我眼前一片朦胧了。呵呵。
父子情深的文学作品,中国很难找。朱自清《背影》算一个,只是风格太含蓄。
含蓄,是中国普遍特色。
当然了,并非说老外就不含蓄。人家含蓄起来,毫不含糊。
找个案例:罗伯特·德尼罗那部《老大靠边闪》,你以为它是 —— 警匪片?错!喜剧片?也错!——
其实它是文艺片。不信,请看影片结尾,镜头闪回主人公回忆起的童年画面:自己坐在小马驹背上,父亲牵着缰绳慢慢前行 ……
那一刻,我不信你不会泪光闪闪。
罗伯特·德尼罗,既是演技派,又是偶像派 —— 说起偶像派,他尽管海拔不高,帅得也不是十分明显,但就是与众不同。
阿尔·帕西诺跟他属于同一类演员。
说起阿尔·帕西诺,我最欣赏他的作品不是《教父3》也不是《忠奸人》更不是《闻香识女人》,而是《情枭的黎明》。
在《情枭的黎明》里,与老帕演对手戏的男二号是西恩·潘。
西恩·潘,是麦姐 —— 对,当娜 —— 的前前任老公。很有才的说。
而麦当娜的前任老公,盖·里奇,也是怪才。他拍的电影,《两杆大烟枪》、《偷抢拐骗》、《摇滚帮》,我不服不行!黑帮题材,能拍出文艺范儿,还烧脑,真叫牛。
貌似美女都喜欢才子。就身边的例子来说,比如小虎。这让以我为代表的半老不老的男人们,多么羡慕嫉妒恨兼寂寞空虚冷啊。
说起黑帮题材电影,自从十年前开看欧美片我就极少再看(至少不会认真看)港片了。两者,是开创和山寨的关系,我认为。
而欧美黑帮片,多数是靠讲故事的能力、不是依赖一线大牌明星来吸引观众。比如说:《劫匪》、《局内人》、《捕蝇纸》,就是很好的例子。当然,它们并非没有模仿
——
就说《劫匪》里抢劫运钞车的桥段,跟《偷天换日》何其相像。不过,模仿的好,就不再是抄袭或剽窃,那得换成另一种修辞手法,叫做:致敬。
我具有比较明显的发散性和跳跃式思维,尤其在酒后。这篇,差不多算是证明。
加载中,请稍候......